【1】為了年終獎,為了晉升,為了交任務,拿出高考作文的氣勢(領導,什么仇什么怨,非要讓我寫年終總結?)
A.年終總結,自己做的事,哭著也要寫完。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翻出去年的年總(或者網上找模板、找攻略);翻出自己的工作檔案,找出自己的業績(如果你有);打開word,復制黏貼,然后開始流水賬的填寫工作內容,最后潤色,不動聲色的自我表揚加上無關痛癢的進行自我批評,喊喊口號,表表忠心。
B.好員工不是老油條,而是雖然眼角掛著淚,心里罵著領導,仍然強堆著笑容以報效組織的決心寫完年總。
問題來了,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換位思考,如果你的年總是寫給老板的,你覺得老板最關心什么?利潤!(會計基本等式:收入-支出=利潤),也就是說,你的總結里圍繞的主題應該是:開源、節流。
i.真正的好員工敢于寫最簡短的年總,根據所處位置的不同,由淺入深匯報并分析業績指標完成情況,總結,制訂來年目標規劃,甚至可能再做個swot分析。(老板的事你都幫做了,老板自然愛你愛的深沉)
ii.天哪,我是支持部門,管后勤的,沒有業績任務怎么破?我是那個業績倒數的怎么辦?我犯了錯誤快救我!那就從節源入手,最好滿篇“隱含”著我是任勞任怨、加班加點、主動幫助同事、為領導分擔的老黃牛,我做的事寫出來也可以堆滿好幾紙箱。選擇性匯報自己的工作,犯了錯要說,但是誠懇中要流露出,老板我盡力了,老板不是我的主觀原因造成的,老板我功大于過。。。。。。
iii.當然重要的是,如果你平時不注意積累不注意搜集材料臨到年尾流水賬都寫不出來。
【2】打發完領導,你是否該把自己總結一下?
? ? ? ? 一年到頭,看看工資卡那點工資,回顧一下,是不是感覺渾渾噩噩又混過一年?也許你去年也轟轟烈烈寫了好多小目標,然而現在打開一看,一直都沒完成?那么你反思過為什么么?是目標定的不切實際還是執行不到位?(我思量了整整24小時,終于頓悟:因為我懶)。
人這一生不只有工作,還有生活,給自己做一份年總需要涉及哪些方面呢?
人生需要平衡,一般來說都會涉及這幾個方面:個人職業、學習成長、家庭生活。
給自己做總結,除了整理過去的一年,給自己一個交代,其實是為了來年更好。
曾經我問一位朋友: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
“30歲的時候能夠達到30而立的那種狀態,50歲財富自由吧”
“你的30而立指的是哪些?有對自己制定具體定位指標比如,達到什么職位?工作能力-比如能獨立統籌協調完成一個項目?薪酬多少?等等”
”沒有“
?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要的自己和想要的生活,然而多數人對這個”自己“和”生活“只是一個偽憧憬,根本沒想過怎么去達成。
? ? ? 還記得小學放假時都要拿個成績單回家么?上面是不是由各科成績和班主任評語兩大塊組成?再比如,工作中總要涉及各種績效考核,這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定性、定量指標。(領導,你能不能不要天天追著我要KPI?我真的已經盡力了)
? ? ? ?這就是認識事物都要用到這兩種分析方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 ? ? 讀書的時候我們總會被比較考試成績,工作后我們又會被比較工資,雖然就憑分數和工資被人分成三六九等這很俗,社會上也有各種抨擊的聲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最簡單可行的比較指標,而工資也是每個人對待工作的一項衡量指標,區別就是它排在第幾位。那么,你為什么從來沒想過做總結的時候用定量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為自己做個剖析呢?
【3】給自己算個賬——如何做份個人/家庭財務總結
? ? ? 司馬遷《史記》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 ?企業的老板最關注利潤,你作為自己的老板呢?誠實一點,直接財務角度對自己進行剖析,談談這個”利“字吧。
稍有點會計知識人都知道,會計三張表,其實個人也是如此,
? ? 首先,分析自己一年的收入支出情況(占比、結構有哪些?);節余情況?
? ? 注意:這里要主要分析自己收入是否有被動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分析主要為:固定支出、浮動支出、理財支出。
?其次,資產負債分析。
? ? ?這里主要是資產結構的分析:現金資產占比?保障資產保額?投資資產(基金、股票、債券,房產、商鋪、股權、珠寶)規模大小?
? ? ?當你填完表格,你是不是跟我這幾位朋友一樣驚嘆:“天哪,我居然花了這么多?”
?其實財務總結作用不僅于此:
首先,可以讓你了解自己的收入是否達到預期進而能夠衡量來年工作上是否有上升空間和路徑或者是否需要職業轉型?這樣就能與自己學習計劃相結合,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關于收入目標達不到預期,首先要綜合分析是自己能力問題工作不到位或職業收入標準偏低等等原因,再有策略的與上級交流;關于職業轉型還需要綜合考量其它因素:比如行業趨勢、職場天花板、企業文化、個人目標等等)。
其次,分析自己的消費習慣
? ? ?看看上面我的朋友們,他們屬于敗家型還是節儉型?你覺得哪些支出占據過大,能否改善?(你是否是經常控制不了網購的剁手族?你是否經常買些不會用的東西?為什么總是會有意外支出?)
最后,分析自己的理財,過去買了什么產品,近幾年有什么重點的財務目標么?
? ? ?當你做完這些,你就能直觀的發現很多問題。中國人從來不會說自己有錢,財富自由其實對于每個人的標準也不同。就像表中我的朋友,收入15萬的家庭說沒錢,收入40萬的家庭也是收支不抵。很多人都說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我還是拼命賺錢吧,那么你分析過自己的收入么?又給自己定過具體的目標么?為了這個目標你進行了什么學習么?有完善自己的能力么?
? ? 有錢就花的朋友們,他們這樣說:你看,平時真的很省了,老是出現意外開支,電瓶車、電腦、椅子這些又都是必須的(有理有據型);最近花的好多啊,又花了好幾萬,但是這些都是給老人小孩買的,我自己都沒買啥(親,你忘了在理發店怎么被安利推銷花了好幾千的么?——高生活品質消費者的自省)。
? ? ?其實他們都沒有錯,人人都有權利也應該享受生活。玩過現金流游戲的人都知道,最早跳出老鼠圈未必是富人,最早實現財富自由完成夢想清單的也也可以是窮人,因為高收入高負債的比比皆是,因為1萬個人心目有1萬種財富自由的標準。
【4】
? ? 總結,在象棋中的術語為復盤。有的人渾渾噩噩過一生,有的人越過越好,日子越來越順利,區別就是他們要么有很強的目標感,能不斷的在工作、生活中修正自己,有的會有意識階段性的總結經驗教訓、利弊得失。
? ? ?最后,做總結很重要一點,也是為明年樹立目標并進行規劃。把目標拆分,定好自己來年的KPI,從現在開始只要一點點改變,就可以從容上路。就像我的朋友們,在檢查剖析完自己的財務狀況、確立自己的財務目標后,一個下載了記賬軟件(節流),一個奮發圖強爭取明年把行業最高執業證書拿下(開源)。
答應我!來年你我都不要成為段子里的一員,”我今年的目標是賺5萬,現在還差7萬”。
(部分圖片截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