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章節中作者介紹了幾種當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出現的幾種問題。
缺乏檢驗性的考慮,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不熟識的觀點,那么我是都會想到要去檢驗一下這種觀點的正確性,拿出一些證據來證實它存在的合理性,因為它可能會影響我們所解決的問題的結果。
雙標。這個大部分都知道,就是雙重標準,用不同的標尺來衡量兩個及以上的物品或事件。 這種人常常被稱為雙標狗,因為他們只贊成符合自己利益的價值判斷或行動,反對或限制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價值判斷或行動;并把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行動強加于人,這是雙標狗的定義,從這個角度來看,雙標是一種狹隘自私的表現。
匆忙的下結論。當我們在解決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時,因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就輕易下結論從而會導致你的研究過于片面化,淺顯而沒有深入到事情的本質。
過度概化和刻板印象,過度概化很容易理解。所以我想了解下什么是刻板印象,從字面上來說是對某些人或事保持固定的認知。百科上說,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事持穩定不變的看法。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就是簡化了認知的過程,節省了時間精力等諸如此類的。消極方面較容易理解,固化的觀點固然不利于進步和發展。
過于簡化和事后歸因謬誤。我認為過于簡化和過于概化從本質上來說危害是相似的,都會使問題的解決浮于表面而無實質意義。事后歸因謬誤,就是在事情的后果發生了,我們才去總結原因和反思,當然知錯也是重要的品德之一,但在事前如果我們早就預先想到某些行為可能導致發生的種種結果時,我們就能避免掉一些不良后果的發生了,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