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在朋友家小坐一會,朋友家五歲的女兒悅悅是個相當聰明漂亮的孩子,在我們吃完飯說話的檔兒,悅悅己經把桌上的空盤空碗收拾進廚房,并且聲言要幫媽媽洗碗,望著這個機靈的孩子,不由地,很喜歡,并且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激動,我告訴朋友,看到悅悅現在的樣子勾起我心中某種記憶,并且是很久遠的記憶,在那個古老單純的年月里,我,和現在的悅悅差不多大,說了一句錯話,而我的這句錯話就如影子般隨同我長大,永遠都無法從記憶中根除.
小時候,故鄉的山野總是那樣的清新迷人,每一個轉角都很美麗,如同一首詩,一幅畫,永遠也割舍不掉,鄉間的記憶,似乎總是那些如銀般瀟瀟灑灑的月光,似乎只是那荷塘蛙鳴的印烙,那些生命里恍惚的時光,現在,也只能放在書頁里了,而在一個墻角下,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說的那句話,也就一同放進書頁里,時刻警醒.
八十年代末,土地才下戶不久,我的家鄉,青曲,那時有一種政策,記不清是什么政策,現在想想應該是計劃生育類似的,如果哪家違反了政策就要面臨著領導到家里搬東西的危險,那時候,老家姓家里無非就是豬呀,牛呀,在我印象里,誰家被趕走豬和牛就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春日午后,我在院子里墻角下曬太陽,偌大的一個院子怎么就我一個人現在真是記不清了,遠遠看見二奶奶家的院子里來了一群人,看一眼就知道,她家一定是違反政策要被拉豬和牛了,她家和我家僅一墻之隔,不知什么時候,一位胖伯伯來到我面前,他后面跟著村里的村支書和婦女隊長,這個伯伯是個生面孔,看樣子是個領導,我有點驚慌,伯伯走到我面前上下打量我一番,摸著我的頭說道:"這個小女孩長的真秀氣,真好看,這是誰家的孩子"?后面跟著的婦女隊長趕緊說:"書記,這個是王老師的女兒,他家三個孩子面相都長的很好,這個最秀氣".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秀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是好的意思,是伯伯在夸我,我當時不知道說什么好,害怕伯伯錯把我家的東西拉走,就指著二奶奶家的牛欄說:"她們家的牛欄在那里,這邊的是我們的,不要拉錯了",伯伯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孩子,我們知道,不會搞錯的".哦,原來人家比我還清楚.
那是很小時候發生的事,長大了的我每每回憶起這件事,回憶起我說的那些錯話都會懊悔不己,叛徒,對小叛徒,多希望時光能重回,我仍然是那個五六歲的幼兒,我一定會笑瞇瞇地站在那個伯伯面前說:"伯伯,你就不要拉二奶奶家的豬和牛吧,她家特別不容易,孩子己經多生了,但是,你們拉走了她家值錢的東西她一家老小該怎樣過呀" .多少年過去了,說過的錯話和當年的情景如同昨日,只是不同的是,現在的我知道該如何對人,知道生命的輝煌之處就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境界.
在生命里,總有一些雨潤煙濃或者澄明如玉的潭水般的景致會留下來,而今的我自認為成熟了許多,也會說錯話,只希望有一天,身邊的人告訴我,你,很好,就足夠了.
我沿著你的視線一步步走遠
時間順延著村口那棵楊槐樹斑駁的紋路
漸漸拉長
枙子花的清香
鋪滿了古老久遠的院落
故鄉
你依然在我夢中
久經風沙的你
模樣是否依舊
你的孩子啊
牽著白云的衣角
在路上
根
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