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06
雁丘園是根據《雁丘詞》而得名的。
《雁丘詞》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所作,題為《摸魚兒?雁丘詞》,又名《雁丘詞》。這首詞是為雁殉情而死的“雁丘”而作,為詠物詞,也是悼亡詞。
在《摸魚兒?雁丘詞》中,元好問用他的悲情之筆,講述了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這首詞的開篇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是作者對殉情者的發問,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
接著,“直教生死相許”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作者在“生死相許”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大。
在這首詞中,元好問以大雁的生活情景為例,表達了對真愛的贊美。大雁在秋天南下越冬,春天北歸,雙宿雙飛。
作者稱它們為“雙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兩句寫出了大雁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
在結尾部分,“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是詞人對殉情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
詞人展開想象,千秋萬古后,也會有像他和他的朋友們一樣的“鐘于情”的騷人墨客,來尋訪這小小的雁丘,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狂歌痛飲”生動地寫出了人們的感動之深。
總的來說,《摸魚兒?雁丘詞》是一首充滿悲情之美的詞,詞人通過大雁殉情的故事,表達了對真愛的贊美和對殉情者的深切哀思。
這首詞常常用來鑒賞陜西的大雁塔。
如今,太原也結合這首《雁丘詞》的文化要素,在汾河公園建造了一座雁丘園,自國慶開放以來,吸引了無數居民游客前來觀光。
雁丘園里有好問樓、只影軒、雙飛亭、狂歌亭等景點,每一處都有各自的特點。
雁丘園的夜景很美。在夜晚,整個亭臺樓閣被柔和的燈光照亮,散發出迷人的氛圍,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令人陶醉。
元好問的那首《雁丘詞》在燈光的映照下每個字都熠熠生輝,散發出寧靜而又神秘的氣息。
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世界中。
園內的假山和流水在燈光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流水在石頭上流淌,發出輕柔的聲音,與燈光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而假山則被各種彩燈裝點得如詩如畫,形狀各異,給游客帶來驚喜。
樹林中的樹木也被彩燈裝點得如同精靈般生動。樹葉在燈光的映照下閃耀著綠色的光芒,而樹干上的彩燈則如同繁星點點,讓整個樹林充滿了神秘的魅力。
園內的花壇也在夜色中展示出它們的美麗。各色花卉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鮮艷,散發出芬芳的香氣。而花壇周圍的彩燈則將整個花壇裝點得如同一幅盛開的畫卷。
最令人驚嘆的當屬雁丘園的水景。園內有一個美麗的湖泊,湖水在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湖畔旁長長的棧道和涼亭在燈光的裝點下顯得格外宜人,給游客提供一個觀賞湖景的絕佳位置。
湖中央還有一座茅草屋,小巧別致的亭子,與周圍的美景相映成趣。
總之,雁丘園的夜景美不勝收,無論是假山、流水、樹林、花壇還是水景都展示出它們的魅力和美麗。
在夜晚漫步于園內,感受著寧靜、祥和的氛圍,仿佛可以讓人忘記一切煩惱和疲憊。
唯一不足的是,這樣美麗的一處景致,卻沒有停車場。附近汾河公園四期的停車場,根本容納不下慕名而來的大量游客。
不知道后期會不會在雁丘園對面開發出一個大停車場,以供遠一點的市民前來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