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最近晚上睡覺,總是忽然的有所思。年紀輕輕富貴還未到來,我卻已想著生死了。
我想著死究竟是怎么樣的,突的發現時間過的那么快,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時光仿佛電影般的在我眼前閃過去,我越是想越是擔憂、擔憂自己抓不住時間的尾巴。前幾天不知從哪里看來的一段話,說人死了是分三次,死三次的。
那一段話是這么說的:
? 第一階段是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么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階段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么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階段是在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后,就真的死了。
我看完一笑,那可能我死的很快吧,因為我又不是什么名人、偉人、死后怕是除了自己的兒子沒多久就沒人記得了吧。然后轉念一想,這是不是可以成我的一個理想呢?什么理想?就是可以在入土之后的幾百年里還有人可以記得我,這肯定也不失為一種成功。固然不能像毛澤東開國、詩仙李白這些人流芳百世、可好歹流個幾百年應該也不錯吧。
我想著,我已經二十多了,我的家人也五十歲了,看著他們日益老去的身體,我心中總是會升起一股子的悲傷。尤其是我媽媽,我媽媽是個極愛美的人,她肯定是那么的討厭老去,討厭自己的皮膚漸漸不再緊致,甚至長出了老人斑,長出了了皺紋。即使這樣,他們還努力認真的工作,我曾問過老爸老媽:“你們一把年紀了,現在有房有車,應該可以放松放松了吧,趁現在走的動,多走一走。”可他們總說,我們不工作了,你怎么辦?你剛剛出來工作,就那幾千工資,還是在廣州這種大城市!每個月不問他們要錢已是極限了。每當這時我很慚愧,慚愧自己沒有能力讓家人放下一切去看看這個大世界。對于他們而言他們的世界有一大半都是我,我總是和他們說不要太關心我,多多的關心自己,多為自己想想。不干,可想而知,過耳風罷了,并沒有聽進去。
我雖自問是個有孝心的人,但事實上除了比較少讓家人操心并沒有給過家里的任何幫助。
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人和我一樣的感受,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成長起來,能多賺一些錢,讓家人的少為了以后的我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