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這部劇,讓我覺得和《何以笙簫默》真的很像,女主和唐嫣也很像,都是那種她笑了,你就會想一起跟著笑的女生。可愛,美好。
但是我有時也怕,這種劇真的會毒害好多無知單純的少女。并不是說這部劇不好,而是,劇中人畢竟是局中人,不要復制粘貼那樣追人的習慣就好。畢竟能拍成電視劇的故事都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兩人終會在一起。
還有就是一個人怎么可能永遠等另一個人,不管如何受傷,被拒絕都能不離不棄,反正我是做不到,因為我也愛我自己啊。
可是就因為這樣的人太少,少到以為浪子會回頭,少到以為等到他累了,你也許就有機會,而你為了這微乎其微的機會,拒絕了所有人,所以你的聊天軟件才活該顯得那么安靜。所以永遠不要讓自己活成沉甸甸的心事。
畢竟那句,我苦心孤詣愛你多年,你卻舉了一杯酒說我敬你。這句,心還是那么疼,這么多年了,你脫胎換骨,他還是不夠愛你。還有那句,他離開我,我不害怕,我只怕他一個人孤單的難過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畢竟通過驗證,修改備注,修改分組,置頂聊天,取消置頂,修改分組,修改備注,刪除好友的過程和理由千奇百怪,那種站在一個人身邊,就像過完一輩子的感覺,誰都不想經歷。那種你要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要如何容忍它的發生,要如何才能做到想而不問的感受太痛苦。所以不自苦亦無謂。
也許吳柏松的那句“你把她還給我好不好”真的能打到你,讓你感到心痛或是熱淚盈眶,想要上前安慰他,可我不會。當我真的聽到那句話的時候的確有難過心痛,可是更多的是,替他感到開心,他終于要放棄她了,不用為她的悲喜而悲喜。去找一個愛他的他愛的女孩,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別有事沒事整那么多苦情戲碼,不是更好嗎?
后來想想,我瞎想的可能多余了,現在這個時代,如果女孩還沒有經歷過愛情,不管你說多少關于愛情傷筋動骨的威力,她還是會在遇見愛情的時候飛蛾撲火般的去嘗試。后來如果真的傷了(當然希望遇見即良人),只要她愛過的那個人不是個人渣,她還是覺得值,至少那種心動的感覺,緊張的感覺,那種任性妄為的感覺,那種無所事事超級無聊但只要黏在一起還是甜的冒泡的感覺,她有過就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而自己的人生過成什么樣子,都是個人的際遇與命運,是非對錯,自己開心就好,因為有些事即使你想替她承擔也無從下手,因為世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而且,村上春樹書里有一句話我一直記得,他說:“時間是無法往后退的,如果過去的那個時候有什么差錯的話,就會以錯誤的樣子凝固下來。所以一些事發生了,誰都無法更改。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想,制造好多夢幻的泡泡,讓人看了就會有種戀愛的感覺文章或是劇不是很好嗎?因為這樣迎合市場,才會有閱讀量有收入,自己喜歡的作者就不會落魄的像舊時文人沽字買酒的狀況。畢竟誰不想有好的生活。
可偏偏有些人,矯情,以為有點情懷,有點夢想就和別人不一樣。可是世上可能有懷才不遇,也可能沒有,因為現在情懷誰都可以兜售。
看《縫紉機樂隊》不就是這樣嗎,靠著點情懷,想引發別人關于夢想,關于心里那一股勁來一場矯情的關于夢想的情懷嗎!說真的這樣的套路太老,不過因為搞笑,卻也覺得整部劇不錯。當然我也矯情的因此劇有點熱淚盈眶,不為別的,純粹為導演的矯情,這部劇能成片的魄力,還有關于夢想,堅守,為自己想要做的事感到了不起。
前幾年“夢想”這詞火啊,特別是自立自強,做新時代現代化女性,各種電視劇,文章都是女主由傻白甜,搖身一變成為睿智聰明的成功女性,后來這種劇太多了,毒雞湯也喝夠了,想當女豬腳效仿搖身一變的快感,可是現實就是現實啊。于是有一小撮人突然間覺得當獨立女性也太難太累了吧。因為需要學習啊,要懂太多的聽所未問的學術名詞,你想想一二十年都過得渾渾噩噩,怎么就突然變得學富五車了呢!深知自己沒有慧根所以就自覺放棄。
所以觀眾開始尋求新的目標,口味有了慢慢的變化。既然覺得叱咤商場不靠譜,那就做個懂美容,懂護膚,知分寸,有情趣,有學歷,有工作,又有點優越感的小女生吧。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覺得做那種白T,牛仔,匡威球鞋的就能穿出女神范的女生,需要自律的地方太多,也堅持不下來,最后干脆放棄。
于是想這樣不行啊,所以就想做那種被人寵,被人哄,不用思考,舒服自在的女子最好,可是轉頭之間看見鏡中的自己已不是十五六歲的容顏,也過了那種牽了手就算約定的年紀,怎么辦,那就看看電視劇過過癮吧,幻想一下總是可以的吧!
我不是很愛看劇,即使發過朋友圈里的《十里春風不如你》也就看了三集,之后再也沒看,因為不管對任何事我最擅長的就是放棄。可能覺得現實生活已經夠令人頭疼了,我不想再看別人給我演撕逼和好一夜情分手的大戲,就連記劇中人的名字這事都讓我覺得“辛苦”。相信大多數和我一樣,喜歡這種不用思考就能笑的小美好。這是這部劇這么火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