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通知,要和其他幾位老師搞全縣老師的智慧作業培訓,心想這個事有點沒有底氣。
因為自己對智慧作業的整套程序都還沒有完全的熟悉起來,又如何培訓其他老師,這不是要鬧笑話嗎?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智慧作業人,只不過錄了一些課而已,11月底本是要去南昌參加省級智慧作業培訓會,因為上饒這邊的疫情,結果改為了線上培訓,可想學習的效果是怎樣的,尤其是對于我這樣的寄宿制的學校,從沒有推送過智慧作業,把智慧作業真正落地生根是何其難的一件事,因為涉及的學習內容確實有點復雜。
我有時在想,有些事理想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比如智慧作業落實,當然未來這是一種發展的趨勢,后疫情時代,必須要借助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術為教育賦能,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添“智”,使用起來,全面的落實對家長和孩子來講,應該是大有裨益的。特別是小學的3到6年,實操性的價值還是非常的,只不過家長使用需要一個過程,我相信一開始還是會有抵觸情緒的,同時孩子觀看智慧作業還必須要有家長的陪同,否則不能保證是在真正在利用微課解決問題,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很好的自覺性,大多數面對自媒體是沒有自控力的。這也對家長提出的較高的要求,要家長的陪同和監督。
另外,針對智慧作業隊教師成長這一塊還是可以談談的,畢竟是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是有著密切的聯系,我想由此打開一個切入點,教師會有所感興趣的,談談自己在智慧作業的收獲等等之類,必定會吸引老師的關注,也勢必會激發老師們的參與熱情,這一點我正在好好考慮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來謀劃的。
接下來,還要不斷深入去了解相關的資料,以便自己做到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