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我跟幾個實習生跟著會計事務所的前輩去審計一家生產炸藥的公司,公司在重慶的某個小鎮上。這連續幾天的審計工作雖然辛苦,但在工程中不僅學習到很多會計實務方面的知識,而且更體悟到生活中的一些學問。
抽取憑證檢查問題并將憑證信息錄入底稿是我這幾天主要的任務。在審計的工作里面,底稿的編制是基礎中的基礎,但對于一個本科主修統計沒會計基礎的愣頭青來講,卻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挑戰。選擇這次的實習一方面是因為未來的工作可能會涉及到會計方面的相關知識,早點接觸這個領域的內容也是對以后構建的知識體系的大廈打下堅實穩固的地基。另一方面,我研究生選的是會計專業,這個經歷也是給我研究生學習的一次很好地過渡。
這幾天跟底稿打交道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將所抽取的憑證的附件信息寫入底稿中并且檢查附件是否符合規范。一開始分配到這次任務,因為是初次接觸到這類操作,好奇心和新奇感驅動著我不斷地翻動憑證然后再將相關的信息錄進底稿。然而,當不斷的做重復并且枯燥的事情之后,人們會感到厭倦,我也不例外。在后面的這幾天,當分配到這一類任務之后,雖然表面上服從安排去完成安排,但我的內心卻是排斥的,落實在行動上的表現就是雖然按照要求,將憑證上的信息規范的寫入底稿之中,但是在過程中自己并沒有調動自己的思考,只是很機械的在寫,不斷地重復錄入這個過程。甚至在錄入途中出現想要趕快錄完這批憑證的念頭。不僅我沒有學到任何實質性的東西,而且完成的底稿的質量也不高。但是在昨天,負責人叫我完成其他應收應付款的底稿,在這次抽取憑證錄入信息過程中,我的收獲卻很大。前后任務的實質性的步驟是一樣的,差別就是負責人在給我其他應收應付時告訴我,企業通常喜歡將不知道放那里的賬目放到這兩個科目,所以這些科目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于是,我就想,抽這些憑證也許沒有以前那些平整這么無聊了吧,相反它能夠讓我學到東西,能夠讓我成長。抱著這種積累式的心態,昨天是我這幾天來收獲最大的一天。
這件事給我的啟發是,相同性質步驟一樣的事情,當我們內心賦予其的意義不同時,通常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是不同的,得到的結果也不同。換句話說,每一個個體都是自己世界的造物者,每個人經歷的體驗和感受是其自己創造的。馬克思韋伯曾說過,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我們的意識和價值觀構造了我們所觀所感的現實世界。
所以,我們其實是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的,即操縱大腦改變我們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堅持從來就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我很難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對我來說大多數事情只要給它貼上堅持這個標簽最后常常都會是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一般需要堅持完成的任務都意味著我們要脫離美妙溫暖的舒適區而進入滿是未知的學習區,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內心之中普遍是抗拒的。然而,如果給需要用意志力去完成的事賦予其意義,將痛苦滿是荊棘的過程看作是播種、成長好收獲的過程,當我們將一件事視為是成長、積累必經的階段時,過程中的痛苦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