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了為什么一副筆記價值百萬?這一篇我們分析,為什么你的筆記沒有那么大的價值?
這次分享,主要分為5個技巧
01 畫一幅筆記的時間
有人畫一幅筆記很快,幾十分鐘,而有的看書+內容+草稿+畫圖,需要4個小時,甚至以上。這張圖我是從早上7點開始畫,聽音頻記錄內容,然后草稿,在一點點細化,然后分成單張小卡片。
一直畫下下午13點多,將近6個小時。
其余的筆記也是耗費4個小時以上,所以我主張畫筆記不求數量多,而是真正有價值有用。像小王子對待自己的玫瑰一樣,即使萬千花叢但仍然鐘愛自己的那一只,因為那是自己曾經花費時間產出的,花費越久后續越有機會回顧。
02 確保內容是你自己篩選出來的
比如把一本書,一個課程,非常多的內容濃縮成一幅圖,這代表圖上的每個概念背后的原理你是知道的。如果只是畫別人篩選出的一段話,圖文表達,那種更像是知識概念卡片,碎片化知識。而一本書一張圖畫的是一個系統。
最近的主持人大賽,有一個環節是給一張圖,來一個90秒的演講。非常多人對于選手們的臨場發揮拍案叫絕,
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對于一個有學識的人,你只要給他任意一個概念詞,他就能擴展出長篇大論。如果給他一連串有關聯性的概念,他就是想出一個路徑和方法。而對于一個腦袋沒有東西的人,你給他一個概念,就是幾個字,給他一串概念,那就是一句話。
所以同樣一副視覺筆記,別人看到的是背后浩瀚的知識體系,而有些人看到的就是幾個零散的詞,和句子。差異性在哪里?就是在于你本身。
我們應該鍛煉的就是:從筆記的表面看到它背后的龐大知識的能力。
03 確保你整體版面工整清晰
篩選內容花費時間,讓版面工整清晰干凈,則需要我們打草稿,甚至一遍初稿,在精細草稿,在終稿。我的一副完整筆記,也是需要一遍遍草稿。
這里有一個視頻講解,如果想看,可移步公眾號
我的小技巧:把畫的圖都貼在墻上,有意無意反復看,才能進入潛意識。而我們都懂,貼在墻上的要美觀,所以要認真對待才能有上墻的分。
但也不必傷心說:我現在畫的就是丑,沒法貼墻上??。其實墻上的內容也是自己進步最直觀的表現,我們要逐步替換掉不好的作品,然后換上最新的。
04 所畫內容的經典度
前面是一副筆記需要耗費我們大量時間,所以更需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正確經典的內容。比如《躍遷》中所說的一手知識,二手知識,三手知識。
這里針對畫書有一個小技巧:先從小而薄,但足夠基礎的經典書籍。比如《微習慣》《斷舍離》《番茄鐘工作法》這類知識是經久不衰,生活學習工作處處可以使用,畫完就能夠不斷地看圖,反思,踐行,回顧,在踐行。
我現在畫的兩張圖仍然貼在墻上,時刻提醒自己要斷舍離,要培養好習慣,你的呢?是不是早已被收藏吃灰了。然后再去看經典的學習類書籍,厚度增加比如《刻意練習》《好好學習》《親密關系》《窮爸爸富爸爸》等
如何你把這幾本書吃透,并在生活中運用,那力量也是無窮盡的,有這些基礎能力,就是被打開任督二脈會快速的去吸收其他知識。
而且一個心得:畫久了,你會發現,這些書萬變不離其宗,說來說去,差不多。
05 你畫圖是想著為誰而畫
這是一個心態坎,調整不好就會自我打擊。那就是一張圖的能力邊界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它不是萬能的,知道它不能做什么,才能讓我們專注去做能做的。比如現在小伙伴都會疑惑,自己畫的筆記,別人看不懂,甚至第一眼就覺得亂,內心特別希望別人能看懂,導致自我打壓。
明白把書畫成一張圖,本身是給自己看。幫助記憶梳理內容的知識地圖,根據你的認知畫出來的,這就是它的能力邊界,專注在它能做的事。不是給別人。
再比如:它不能讓我們記錄所有的知識,視覺筆記只能記錄”概念“ 一本書被高度提純的概念。那你就不能期望它像文章一樣娓娓道來,全面有細節。
你就要學會畫你的每張圖寫成一篇文章,來輔助記憶,而不是祈求,或者責怪這張圖為什么不能面面俱到。因為畫圖,幫助我們更好的記憶梳理書中的知識,同時一份時間復利使用,不斷回顧加深記憶。順帶可能帶來點:個人標簽,小人氣,讓不會畫圖的人覺得好厲害,能夠在一群人中迅速被記住,建立便簽
這就是它的價值。如果你想要更多,那就是另當別論
?好了,今天就從5個技巧,講述如何讓你的筆記價值百萬。 是不是覺得不過癮呢?
?下一篇,我會為你分享具體的步驟,在畫圖中,需要注意哪些關鍵點,才能畫出價值百萬的筆記?
我是糕小糕,喜歡就點個 贊吧
我是糕小糕,帶你掌握把一本書畫成一幅圖并記住的能力,解決讀書無法專注跑神,讀完即忘的頑固性問題,帶你體驗沉浸心流閱讀,高效記憶的知識充電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