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男孩子膽子小,特別愛哭,起床拖拉,挑食,上學遲到,動輒被同學欺負嘲笑,你覺得這個男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嗎?按照常理,肯定一輩子當普通人了。
河合隼雄就是這樣一個小男孩,但是卻成為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并受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廳廳長。
他的自傳性質的著作《愛哭鬼小隼》描述了以自己兒時為原型的“愛哭鬼小隼”的形象,講述了小隼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的成長經歷。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一個愛哭的小男孩之所以最終能夠成功是因為他生在一個有愛的家庭。
小隼家里一共八口人,六個兄弟和爸爸媽媽。這個大家庭有三個特點:
一是家庭氛圍和諧。
小隼一家都喜歡唱歌,每到周末,大家就聚集到一個房間,媽媽彈奏腳踏風琴,全家人和著風琴放聲歌唱;全家人都喜歡開玩笑,常常在飯桌上笑得前仰后合;他們家當時非常罕見地每年有圣誕老人光臨。
他們家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獨特,鼓勵孩子玩,認為充滿朝氣玩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小隼因為與老師不合拍,操行得了“乙”,父母表示理解“無所謂”。
總之,小隼家的氛圍特別寬松、歡樂、愉快、和諧。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不用提心吊膽,完全可以放松下來。
二是父母寬容慈愛。
我女兒很愛哭。面對這樣一個愛哭的寶寶,我常常是無奈的、崩潰的,有時甚至沒耐心。但是看了這本書,我非常慚愧,相比養育六個男孩子的小隼父母,我付出的愛真的還不夠多。
小隼心里難過忍著不哭時,媽媽告訴他“男孩子也可以哭啊”,于是小隼就趴在媽媽的膝頭哭個痛快。
淘氣時驚擾了隔壁的鄰居,父母沒有責備,而是馬上帶著禮物去鄰居家道歉。
小隼四年級還怕黑,半夜跑進父母屋里,爸爸什么也不說,只是伸出胳膊,小隼抱著爸爸的胳膊,覺得好像“抓住了能戰勝一切的魔法棒”。為此被兄弟們嘲笑,爸爸替他開脫“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發生不同的事情,只不過你們忘了而已。”
整本書看下來,除了有一次當小隼沖媽媽大聲發脾氣爸爸打了他一下外,沒看到任何父母暴躁、發怒、呵斥的描寫,看到的只有對這個愛哭的孩子無限的寬容無盡的愛。
三是兄弟團結友愛。
小隼的六個兄弟之間非常團結,從來不搞內訌。共同學習,共同唱歌,共同玩耍,共同勞動。
小隼排行第五,四個哥哥對這個愛哭的弟弟從來沒有嫌棄,只有耐心地回答他提出的各種奇怪問題,帶領他一起參與集體游戲,在他膽量有進步時為他喝彩,在他難為情時給他解圍。
這樣的兄弟情、同胞情、手足情讓人羨慕不已,小隼家簡直是多子女家庭和諧相處的典范。
正是因為生長在這樣一個有愛的家庭,小隼才敏感而不偏執,愛哭而不懦弱,精神世界越來越強健,越來越成為一個堅強、勇敢、快樂的孩子。
愛哭是因為敏感,敏感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觀察細致,感覺敏銳,所以愛哭的孩子實際上是聰明的孩子。
其實我們小時候都曾經是愛哭的小鬼,只不過長大了就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如今面對自己愛哭的寶寶就變得沒耐心,恨不得他們天天笑魘如花,時刻都是天使寶貝才好。
愛哭的孩子更需要愛,這種愛的具體表現就是當寶寶哭時不粗暴、不苛責、不呵斥,要相信寶寶有自我痊愈和糾偏的能力,只要父母有足夠的愛和耐心,愛哭的寶寶就會像小隼一樣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