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開《演說之禪-職場必知的幻燈片秘籍》的時候,我發現它已經在我的書架上靜靜地呆了8年了。
之所以會翻出來,是因為最近在做洋蔥100天的實踐營。
練習閱讀能力,選的書籍很重要。
這就像你練習跑步,選擇的練習的跑道,長度,地質很重要一樣。
于是我面臨一個問題,什么書時候練習呢?
我大腦中浮現出了一些標準:
- 不要太厚,
- 內容清晰,
- 不容易過時,
- 對我的幫助很大
- 還要很方便買到。
于是我在我的書架上一本一本的去找,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因為我的書架有幾十個,有近3000多冊書。
2.
那時候,買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有在書的第一頁寫上買入日期的習慣和地點的習慣。
《演說之禪-職場必知的幻燈片秘籍》上寫著:2011年6月 中軟國際
中軟國際是我第三家東家,中軟國際我的職位是項目經理,卻干的是培訓新員工的工作。
這就有點像部隊的上尉,沒有帶兵去上前線,天天干的是讓新兵蛋子練踢正步的活。
為什么要買《演說之禪》這本書呢?
是因為我每天要做大量的培訓工作,要用到很多課件,而這些課件都是北京總部統一制作的。
怎么形容這些課件呢,內容詳實,但是充斥著大量文字,圖片粗劣,其實就是把講義搬運到了PPT里。要知道我交的是編程啊,要這么多文字說明干什么,很多概念必須用圖,舉例,演示才能讓學員理解的。
那一年我剛從職業的貧困線出來,公司的績效是只要干得多,就能拿的多,于是我拼命講課,最開始只能教Java, 后來自學可以教C語言,C+ + , Symbian(諾基亞手機的編程語言),然后是設計模式,數據結構
因為要用總部標準化的PPT講,所以接觸的PPT越來越多,自己講得越來越痛苦,學員看著也很痛苦。
于是想,是不是可以學習一些PPT的技巧,達到“你好我也好”的境界呢?
3.
這本書叫《演說之禪-職場必知的幻燈片秘技》(Presentation Zen - Simple Ideas on Presentation and Delivery),2011年的時候,我關注的還是里面的技巧,比如說:怎么樣做準備啊,怎么設計啊,最后怎么講啊。電梯法則啊,盡量用大圖啊,不要用動畫啊等等。
那什么是禪呢?
2018年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現,作者旅居日本,深受日本的文化的影響:比如劍道,茶道,宅寂;
這本書中他也經常引用日本的禪道大師鈴木駿隆和鈴木大挫等人的金句。
演說的禪道:就是約束,簡樸和自然。
準備的階段要約束,設計的過程要簡樸,演示的時候要自然。
禪,就是本質。
理解這句話,我用了8年。
4.
書中提到了一本非常重要的書,叫《全新思維》。
這是丹尼爾平克的經典之作,在《全新思維》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未來的競爭力來自于六種能力:
- 設計:設計不是裝飾,真正設計的原則是讓人不易察覺
- 故事:一種敘述想象力,好的故事可以用來教學,分享,用來啟迪,當然也可以用來勸誡。
- 整合:能把看似不相關的元素整合成新元素并且清晰的呈現出來的能力,像一個廚師,可以把各種配料整合在一起變成一道美食大餐
- 移情:能設身處地地去了解別人的感受的能力
- 幽默:愛笑的人更有創造力
-
意義:給自己做的事情賦予意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1年,我看到之后,也去讀了《全新思維》,但是我只是知道而已,甚至沒記住幾個,有時候寫文章介紹的時候,我甚至還需要翻一下書才能寫全。
回估一下此后的學習,11年之后,關于這六種能力,我盡然消無聲息得在一點一點學習:
關于設計:
- 我讀了唐納德·A·諾曼 (Donald Arthur. Norman)的設計心理學;
- 我參與了3個產品創業的從想法(Idea )到 產品(product) 到營銷( marketing )全部過程;
- 我在15年開始了自己人生設計,個人品牌設計;
- 我在17年開始在行動派做課程設計,游戲化設計;
關于故事:
- 我開始學習編劇,學習故事思維;
- 我去臺北參加火星爺爺的故事+文案的課程;
- 我也在學習自己寫故事,在干貨開頭用故事來做引子;
關于整合:
- 我嘗試把自己的各種技能做整合,變化出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我14年開始在簡書寫文章,我開始用PPT+手繪+結構化思維的方式產出自己的文章
- 我的洋蔥閱讀課,就是一個小怪物:故事思維+用戶思維+產品思維+游戲化的一個奇特的課程產品;
- 隨后在學習了《窮查理寶典》《美第奇效應》之后,我也在開始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關于整合我越來越熟練;
關于移情:
- 2018年的3月,有一次我參加POV心理學課程。一個學員說,我想成為像小六哥一樣的人。栗原英璋老師讓我配合那位學員做一個結合練習。我站在她的面前,她一步一步走向我,我看著那個學員,自己哭慘了。那一刻,我是很傷心,因為還有這么多人想成為我,這意味著他們要放棄多少自己珍貴的東西;我又很開心,因為我發現,我能察覺到他們的痛苦了,我走太遠了,我差點忘記我做小白的時候,想要什么,困難是什么,我怎么做到的。
-
幾次產品創業的經歷,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不能察覺和感受用戶痛苦的產品都會死亡的教訓。所以我在做洋蔥閱讀的時候,不在追求什么干貨和內容有多厚重,而是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去觀察學員聽完課程之后,他怎么做能不能做到這個角度上。洋蔥不是一個高大上的課程,它很基礎,很好玩,它的目的是讓你洋蔥閱讀的習慣,具備閱讀的能力,擁有自我探索的勇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幽默:
- 我不是一個擅長幽默的人。但是我發現我最喜歡的幾本專業書籍,居然都是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寫出來的時候,我暗自在努力,有一天,我也要寫出這樣的好玩,有趣的,有料的書——我還在努力學習。
關于意義:
- 《遺失的智慧》這本書中說,意義感,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終極目標。
- 驅動力,目標,意義··· ···這些主題是我這兩年一直在詢問自己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閱讀,為什么要寫作,為什么要變得更厲害?我一邊在做,一邊在想,我還在努力學習。
5.
很多幻燈片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今人們不會花(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分清楚主次。演示做得毫無新意的并不是演說者不夠聰明或者缺乏創意,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靜下思緒冥思片刻。只有在“無電腦,無網絡”的條件下,才能縱觀全局,明確核心部分。
獨處并不意味著獨自一個人,我就發現了一個很好的獨處的空間——樓下街邊的星巴克餐廳,那里的服務員都叫得出我的名字。餐廳里有時候雖然很喧鬧,不過人們很愜意地坐在沙發上,聽著悠揚的背景音樂,就在那里我擁有一個獨處的空間。
重讀這本《演說之禪》的時候,我正坐在長沙黃興路步行街的街角的星巴克里。
我現在每天的工作,就是被這電腦,找一個獨處的空間,然后用紙和筆來設計我的課程,想著如何讓閱讀更簡單,更有趣。
一本書讀完,你會覺得你忘記了絕大多數內容,但是,如果你會發現,書中很多的內容,已經進入了你的潛意識。
那些你心動的,你欣喜的,你向往的,刻錄進了你的大腦,將它們實現的唯一辦法,就是永遠不停下來。
我是彭小六,有哪本書,你可以讀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