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時間2015年12月31日22時52分
馬上又要在加納跨年了,剛剛翻看了2014年跨年當晚的日志,覺得寫的有點簡略,我只記得那晚好像是工作的很晚。
一年又過去了,今年同樣發生了許多事情,畢業一年半,身體一度抱恙,意志受到打擊,在那段最苦的時間里,內心十分懦弱,這一切都是傷病惹的禍,所以今年的主題就是恢復和保持健康,今天也就先說說健康。
健康如此重要,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健康是奮斗的基石,當我的身體處于良好的狀態時,我會豪情萬丈,我有理想有目標,我的每天都充滿了動力,我告訴自己要有所追求。但是健康一旦出現危機,所有額外的追求都會自動放棄,活下去、恢復健康變成了第一也是唯一要務,一切額外的追求都變得微不足道。今年李開復老師癌癥復出后的那段短片給了我非常大的觸動,當時自己也處于痛苦之中。因此,在我那段時間的日志中,一再提醒自己要注意健康,把健康放在所遇追求之首,因為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愛人、更好的工作,自己身體良好才能夠更好的關注父母的健康。自從自己身體有恙后,爸媽一旦出現健康方面的危險信號,就會比較擔心,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痛。當然,當前現實情況就是廣大年輕人用犧牲健康和時間換金錢,沒有辦法,但在實際過程中需要格外關注自己的身體發出的危機信號,既努力工作也要兼顧自己的身體,掌握好微妙的平衡。
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里,生活由兩條主線組成,一條是工作,一條是個人生活,而鍛煉身體排在個人生活之首,此外個人生活里要抽出一塊時間進行個人成長。
今年學到了兩個概念,在此記錄一下,一個是斷舍離,一個是儀式感,不知該怎么歸類這兩個詞。以我自己的理解,姑且叫兩個生活理念吧。
斷舍離:所謂斷舍離,就是籍由整理物品而整理自己心靈的一門行動藝術,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多余的東西,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我被斷舍離的理念吸引是因為:雖然我習慣亂放東西的,但咱有一顆見不得物品雜亂無章的心,哈哈。
儀式感:儀式感這個詞是我從某天讀到的一篇文章中見到的,也許我目前的理解與作者當時真正想表達的內涵,或者和儀式感真正的解釋并不一致,但是這個詞在那天、那個時間與我的心靈良好契合,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剛剛開始練習瑜伽,瑜伽練習時需要“正襟危坐”,需要深呼吸,集中精力,整個狀態如同自己和身體里的神靈進行對話。所以練習瑜伽給人一種非常莊重,虔誠的感覺。練習時,會暫時忘卻日間的瑣事,精力集中在呼吸之上,關注身體肌肉和關節的拉伸感。有個別動作(尤其是嬰兒式這個動作)與宗教中的朝拜姿勢非常相似,做這個姿勢時,仿佛自己也在進行一場朝拜儀式,心中自此有了“儀式感”這個概念,然后讀到了那篇文章,遇到了“儀式感”這個詞,概念和文字由此契合。
儀式感當然不僅限于瑜伽,許多事情,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賦予其儀式感,以吃早飯來說,我可以草草的解決,但是也可以在某個周末,煎一個荷包蛋,切一塊面包,泡一杯牛奶,做一道精致的三明治,吃前認真的對自己說一句“開動了”,就像《小森林》里的市子一樣,我理解這就是一種儀式感吧。
上面的例子聽起來比較矯情,但是這種矯情也好,儀式感也罷,是一種自我調劑。像我們蕓蕓上班族,每天都是單調的重復。有了這種看似“表面文章”的儀式感的調劑,生活便如同白開水了,加了點糖的!
加納時間2016年01月01日00時00分
新年開始了!
過去的一年的總結及接下來一年的計劃:
1.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
2.要學會存錢,以應對不時之需。
3.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人、對事不要過于情緒化。
4.經常和同學朋友保持聯系,威哥提醒的極是。
5.多讀對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書籍。
這個第5點可以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數字,按照每周一本的話,2016年的目標是讀50本書吧,明年自檢哦!
新的一年里,需要將個人生活中,個人提高的部分和目前的工作相結合。之前個人提高的部分主要是傾向于自己的興趣方面,但是目前來講,暫時沒有到脫離了工作因素而追求自己興趣的階段(好拗口)。舉個例子來說,想讀書,也覺得自己有許多書要讀,但是書目選擇的話,《奧美的數字營銷》、《伯克南的美聯儲》的優先級要高于《瓦爾登湖》和《全球通史》,因為前兩本書講的是市場營銷和全球宏觀經濟,這無論如何和自己現在的工作有關系,所以現在讀書要求是實用為先,興趣為輔。
寫到這個時候,我要說“希望2016年一切順利”了,但是總覺得這是句廢話,2016年不會一切順利的,總會有意外之事發生,然后把自己的計劃打的稀巴爛。當然,混亂本來就是常態,一切按計劃進行的可能行很小?;靵y產生危機,而應對危機的過程才是成長最快的時期。但無論如何,希望2016年自己能夠有所收獲,不虛度。希望我的同學、朋友們也能夠扛得住現實生活的磨礪,不放棄自己的理想,happy new year,try to be happy everyday!
2016年,你好!
ELI
20160101于加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