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標題是【竊明】,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是一個穿越者當了明朝皇帝的故事。
然而看完才知道,竊明的涵義是考據歷史材料,重新推理、以穿越者的視角講述作者眼中著名民族英雄袁崇煥、東林黨這些以私利賭國運的明末文官集團的故事。
本書的前面真的很難看,干巴巴的人物行為,主角價值觀也不端正。精彩的部分是從主角黃石誤被孔有德襲擊的故事開始的。
再往后就有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意和精彩。
主角用現代的條例和制度,訓練出講究紀律軍隊,雖然沒有夸張到使用步槍,但應用了西洋近代步兵的長槍陣。
無論是關寧鐵騎,還是后金軍,戰(zhàn)場上失敗的一方經常是潰散。不是拼光到只剩最后一人的肉搏戰(zhàn)。一旦發(fā)生潰退,勝利的一方追擊會給潰兵帶來更大的殺傷。
即使主角開了金手指,屢戰(zhàn)屢勝,也無法左右大的歷史走向,忠勇的毛文龍終于被殺。
主角假裝普通軍士,為京城酒樓講述張盤和章肥貓將軍事跡的片斷,以及請熊廷弼在處決前指點軍事的片段,還有幾場戰(zhàn)斗,看的真是熱血沸騰。
《竊明》這個小說是2008年的,作者在2016年寫的伐清也收獲了很多粉絲,但是《伐清》戰(zhàn)斗全都勝利了,以至于可以把戰(zhàn)斗過程略過不看。竊明里好歹還讓主角吃了癟,比如初遇孔有德,政治上也是拿袁和東林黨毫無辦法。除了最后一戰(zhàn)暗示后金大敗,歷史上的大多數明末的軍事失利都發(fā)生了,這種壓力、無力感反倒讓故事看起來更有張力。
缺點也有就是,作者總會失控地利于旁白、主角或配角的思考,夾帶出自己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看法,段落很長。
掃蕩海寇的段落,主角利用根本沒有到手的海洋稅做抵押,發(fā)行戰(zhàn)爭債券,屢敗屢戰(zhàn),打得獲勝的海寇從囂張請求招安,到卑微地求招安。對比《道門法則》,估計八寶飯可能也是受這個啟發(fā),或者兩個小說都借鑒了某個歷史事件(我不知道)。
《竊明》算是網絡小說里不太長的了,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