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號晚上,我與我的媽媽在這個迷人的夜晚,乘坐K1779次列車前往了桂林。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稱,各處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花花蝶蝶,無一不讓人魂牽夢縈,我就是沖著“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俗語,來到了風景秀麗的桂林。雖然在之前已經做好了應付這壯麗的風光的準備,但是僅僅三天,我的心靈就被桂林的壯麗山水所充滿。
雖然在下車時是不到凌晨五點鐘但外面已經是人聲鼎沸,賣唱的,呦呵的,打電話的,那嘈雜的聲音非但沒有讓這個山清水秀的城市顯得慌亂,而是顯得更加的幽深美麗,就如同一張張澤瑞的《清明上河圖》一樣,雖然只從一個局部看是雜亂無比,但若是俯瞰這三卷國寶,卻可以從其中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美。桂林也是如此,看似嘈雜的場景,但若是讓你隨意走過一條街,你便能從中體現出一種不一樣的美,這種美令你不由得陶醉在這繁華的夜色中,融入這迷人的生活中。
聚龍潭
來到桂林之后,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聚龍潭了。
聚龍潭雖說是“潭”,卻不是一潭秋水,而是一個巖洞。因其洞外奇峰競秀,宛如神龍騰云,巖內乳石多姿,巧似游龍戲水,故名為聚龍潭。
剛進聚龍潭,迎接我們的就是一條地下暗河。在燈光的照耀下,一波波奔騰浪花撲在地下的鐘乳石上,濺起點點色彩繽紛的水花,如同仙女從九天之上撒下點點花瓣。
我們在船上就漸漸地為這景色而陶醉了:各種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鐘乳石與石柱出現在我們面前,有的如神龍騰飛,有的如鯉魚躍門,有的如水底漫步,一時間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兩只腳剛踏上岸來,迎面走來的就是兩位婀娜多姿的龍女,她們在許多年來,都佇立在這,堅守她們的崗位,向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奉上來自于聚龍潭最真切的問候。
接受了龍女們的迎接,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就是一個“海市蜃樓”,這可不是因為光的折射,而是因為那些奇峰巨石在水中呈現出倒影,如同兩座高大的石柱或鐘乳石拼接而成,上接忽高忽低的巖壁,下砥深不見底的潭底,令人大為驚嘆,這真可謂是頂天立地了。
不遠處還有觀音菩薩曾在這里留下的一個玉瓶,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不斷地向下滴著“圣水”,據說如果你能夠接到的話,就能在這個年度中得到好運呢,不過很可惜,我站在下面看了半天,也沒有一滴水滴下來,只好遺憾離去。
前方就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他為了避免別人的嫉妒,將所有寶物收入搖錢樹、招財貓、聚寶盆三個寶物中,并將它們永遠地封入石中,并自己孤零零地守著這三件寶物,以抑制全天下人的貪心,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贊揚。
? ? ? ? 在洞中大多數地方都是五彩繽紛的,隨地都可見各色的霓虹燈,但在這兒卻有一個例外――天窗。這是洞內唯一可見洞外陽光的地方,為了襯托出那兒的光明,周圍都未設置閃亮的燈,在下面的石橋上,只能看見一望無際的黑暗以及雖狹小,卻是明亮的光芒,照在我們的身旁,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也告訴我們,無論前途有多么黑暗,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奮力前行,終究可以看見希望的曙光。
不遠處又有一輪類似天窗的景點,叫作“海上明月”,取自于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將底下一望無際的深潭比作海面,將空中經多次反射而成的光芒比作明月,照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上,如同一團團月光,在地面上蠕動,形成一道道月光走過的路程,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月光的腳印,在海面上與月光一起跌宕起伏。
走出巖洞,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帶有幾個金色大字的石頭:奇石宮。在這座奇石宮中有著許多從聚龍潭中采集過來的各型各色的巨石,有的如一只張開雙翅的孔雀,有的如兩條遨游天際的神龍,更有一塊奇石,像一座蓮花寶座,在大廳中央緩緩旋轉,栩栩如生,似乎正欲綻開,向我們展示它那獨一無二的魅力。
大榕樹
走出奇石宮,搭上汽車,大約20分鐘車程,我們就到達了另一個景區——大榕樹。
這是一棵種植于隋唐時期的,跨越了1400多年歷史的古榕樹,就在古榕樹旁,還種植著一些樹齡足有數百歲的榕樹,讓大榕樹顯得更加的美麗,更加的誘人,更加的蒼翠欲滴。
這個地方更是壯族歌仙劉三姐與阿牛哥三次唱歌定情之處,天下情侶都想去這兒看看,來傳承一下劉三姐與阿牛哥之間的深厚感情。樹上還有一些種子落到地上生根發芽。漸漸生長出來后,就如同飛行其與空間站一樣,完成了與大榕樹之間的對接,似乎為它增添了一條青翠誘人的圍巾。
月亮山
從大榕樹風景區出來,我們趁車來到了月亮山腳,還沒著手登山,我們已經被天上與太陽同輝的那輪明月所吸引。
月亮山上的“月亮”,其實只是在兩塊巨巖之間的一個洞,周圍是翠綠的,茂密的樹叢,擋住了從天空中掠下的陽光,而中間則是沒有絲毫阻擋陽光的念頭,在陽光的照射下,與周圍的巖石相比,就如同一個明晃晃的月牙。隨著我們觀看角度的改變,月亮就會出現月圓月缺等各種形狀,就在座位上都能做出幾種不同的花樣,雖然變化幅度都不是很大,但這個發現卻讓我興奮不已。
后來我們本打算去走一走賞月道,更加近距離地觀賞這輪月亮,可惜因為時間問題,不得不先隨大部隊去參觀中吃飯。
午飯也很豐盛,我品嘗了有名的漓江劍骨魚,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桂林最為有名的“二江”之一—漓江。
漓江
漓江是桂林的一大標志,因湘江自南向北流,而漓江卻是自北朝南,所以取離,但這又是一片水系,所以取漓,漓江就這樣得名。
這兒是我們在第一天下午旅行的第一個目標,也是唯一一個目標。剛到游船碼頭,看著那三座巨大的山峰,一時有了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思索了一會兒,從包里掏出了一張二十元的紙幣,一對比,果然是那聞名于天下的“黃布倒影”,雖然遠處被樹木遮擋,無法看清那連綿不斷的山峰,也因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到來,恐怕是看不出那拍攝中的效果了。但當看見那三座巨大的山峰時,我就被其中蘊含的那種氣勢給感染了,那氣勢磅礴,山頂上沒有什么樹木遮陰,有的只是那沖天而起,直上云霄的巨石,如同一把利劍,將天空劃開了一道口子,讓天上泄出來一縷縷陽光,布滿了整個大地,為桂林這兒的人們提供了充分的養分。
我們坐上觀光車,一座座山在身邊飛也似的過去了,有的為植被所覆蓋但更多的則是有著巖石裸露在外,有的頂部平整,有的刺入云霄,有的則在高處擺出了一個“M”形。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沒多久,我們就登上前去瀏覽漓江壯麗風光的竹筏,每個竹筏都由八根粗壯的竹子組成,表面上還涂上了天藍色的漆,似乎與清澈的江水融為了一體,不分是天,水,還是竹筏了。
在竹筏上,我有幸再一次近距離觀賞了黃布倒影這個奇觀,之前因為有高大的樹木阻擋,無法飽覽全景,但此時置身江面,四面八方都為這個壯麗景觀所環繞,想不去看,想不為其興奮都不行。同時讓我們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到驚嘆,難怪就算是總統們也想來這里一飽眼福呢!
天是藍的,水也是藍的,而夾雜在其中的山則是綠的,一眼望去,就如同一幅山水畫,而我們就正在那山水畫中遨游。一座座山直沖云霄,就如同一把把利劍,那一江碧水,就如同一位位絕世佳人,持劍在空中翩翩起舞,讓人們為其嘆為觀止。
大約半小時之后,我們就到達了本次游船的一個轉折點——九馬畫山了。由山頂往下看,黃,紅青,白相互交織,就如同一幅壯麗的國畫,橫放在江畔之上。在其山壁上有石頭突出,如同有九只駿馬,在江邊奔騰,因此得名“九馬畫山”。這九匹馬形態,姿勢各異,但都栩栩如生,無論它在干什么,奔,躍,飲,或嘶,總能夠讓人看出它們滿懷的豪氣,令人為之震驚。
回來的路上,我們又一次欣賞了“黃布倒影”,雖然仍是那高大的山脈,但若是從反面來看,則是顯得更加的蒼翠欲滴,綠色在天上,在地上,在水中聚集,濃郁的就如同要滴下來似得。
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竹筏,就此結束了在桂林第一天的行程。
陽朔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后,我們就到達了第一個晚上的住宿地——陽朔。
陽朔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小縣城,城市的兩邊群山環繞,呈合抱之勢,就如同一個母親將她的孩子捧在手中,唯恐孩子出了什么問題,它也如同一個頑皮的孩子,硬生生地從母親的懷抱中鉆出來了五個空子,也就是現在僅僅能夠向外通行的五個出口,像魚一樣地溜出去了。
城市不大,只有兩條粗壯的主干道,從陽朔的西邊沖到陽朔的東邊,穿越了整個陽朔,也就此規劃了陽朔的布局。穿越了陽朔縣城后它們也是功成名就,一頭鉆進了群山之中,做一個隱士去了。
這是一個以旅游業為生的縣城,每年慕名而來的游客的數量就將當地的居民數量遠遠地甩開了,蝴蝶泉,銀子巖,漓江,興坪古鎮,一個又一個聞名中外的名字爭先恐后地如泉水一樣出現在這里,從這個縣城的周圍涌了出來,讓大量人前來飽覽陽朔的壯麗風光,我們也是由此而來。走進旅館,放下包裹,我們就來到了陽朔的西街。這兒是陽朔的市中心,是這兒最為繁華的地方,在陽朔的地位,就相當于北京的南鑼鼓巷、西安的回民街,都是聞名于中外的著名的小吃街,吸引了不少人來一飽口福。
當我們來到西街時,卻為眼前的景色所驚呆了,這兒雖有兩排商店開著門,但街上卻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站在街外。看來這條街有些疲憊,在白天得要好好地休養生息,不似北京的南鑼鼓巷、西安的回民街一樣的精力充沛,整天鑼鼓聲沖天,連綿不斷。
閑走了一會,吃完晚餐后,已經接近7點了,西街也初步露出它的光彩來了,街道上行人如織,周圍做生意的也走了出來,一時間人聲鼎沸,顯得分外繁華。一眼望去,街道上燈火通明,如同一只壯麗的巨龍,盤旋在這個小小的縣城中。一些小吃攤前也排出了長長的一條隊伍,大多數店面里頭都是人滿為患,店里頭的工作人員們忙得手忙腳亂,卻露出了一幅幅甜美的笑容。
銀子巖
來到桂林的第二天,在吃完早餐后,我們就興高采烈地,懷著對著這一天的期盼,來到了銀子巖,雖昨日已經游覽了聚龍潭,但相信它又會給予我一個全新的體驗。。
剛要進入景區,門口一座巨大的雕塑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是兩匹金色的馬,身后還拉著一個巨大的金盆,其中裝滿了金錢,表面上都涂滿了黃色的油漆,在陽光的照耀下下金光閃閃,就如同兩匹真正的金馬,拉著滿車的金銀財寶,來給我們帶來沖天的財運。
? ? ? ?巖洞的入口就是一個巨大的外圓內方的石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真如同是一枚價值連城的金幣,更吸引我們去探索洞內的寶藏。
洞口就是桂林的特產之一,荔浦芋了,這是桂林的標志性物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為美麗的荔浦芋了,所以就有了荔浦芋王之稱了。它上方是尖的,下方鼓起,就如同一道皮薄餡多的美食,讓人忍不住想要去大吃一頓,不過小心,可別磕到嘴了!
接下來就是南國冰城了,正當我疑惑,正在最熱的時候,為什么會有冰城呢?一會兒,我的疑問就得到了解答。只見眼前大量的鐘乳石與石柱在眼前交替出現,在藍色燈光的照耀下,就如同一座萬年不化的冰雪而構成的城池,讓人感到一陣清爽。
前面就是一把巨大的鑰匙浮在空中,仔細看來,如同由黃金打造而成。鑰匙孔、鑰匙尖、鑰匙齒都能夠看得很清楚,它將為我們指引方向,去開啟銀子巖三樣寶物的大門。
銀子巖的第一件寶物就是佛祖論經,佛祖高坐在佛壇上,大聲講授著佛經,比佛祖所在位置略低一等的就是他的弟子們了,遠處還有前來圍觀的眾神,都作出一幅陶醉的樣子。幾根鐘乳石巖上生滿了各種各樣的紋路,就和幾個人一模一樣,簡直是活靈活現。
佛祖論經前面不遠就有一座微型的萬里長城,從溶洞的這端延伸到那頭,如同濃縮起來的長城,讓未曾到過長城的人大飽眼福。
銀子巖的第二道寶物就是獨柱擎天,這根巨大的石柱直接從溶洞的低端直接延伸到了溶洞的頂端,上下落差超過了50米,相當于16層樓高,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敬畏的數字啊,難以想象這是一根石鐘乳經過了千年萬載的生長而形成的,這該需要多么強大的意志啊。
在這件寶物旁邊還有略次于獨柱擎天的兩件寶物——雪山飛瀑與金盆雪松,雖然不似獨柱擎天那般頂天立地,但是大量的鐘乳石匯聚起來,卻顯得格外的壯觀。金盆是從旁邊石壁上凸起來的一塊巨石,從其上鉆出來的一棵小小的樹苗,在數千年、數萬年的積累下,成長為蒼天的巨樹。從樹上滴下來的水在被蒸發后留下了大量的礦物質,千萬年的積累,終于匯成了一條巨大的瀑布,就如同李白所書“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一樣的雄偉壯闊,令人不禁產生了一種濃厚的敬畏之情。
銀子巖的第三寶就是一把混元珍珠傘,是天庭的重要寶物,為這個銀子巖提供遮風擋雨。前方還有由托塔李天王帶領的各路天王在前看守,來保護這個銀子洞,為這個銀子巖創造更多的銀子。
前方還有一只八百多歲的老烏龜,據說是為了守護銀子巖中的銀子,龍王將神龜派下來保證這里的繁榮,至今已保持八百余年了。
不遠處就是出口,昨日也曾去過聚龍潭,但比起這個銀子巖,風景卻大不同,明日還有冠巖待我去游玩,相信又會帶給我新的體會。
世外桃源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向著這句來自于《桃花源記》中的語句,我們來到了這個世外桃源。
一到景區門口,看見的就是一幅巨大的,在竹筒上雕刻的《桃花源記》,也許陶淵明也就是那個“捕魚人”,不同的是那個“捕魚人”走了出去,而他卻永遠地留在了桃花源中,欣賞著這世外桃源的美景。
? ? ? ?一上船,我就看到了一林“桃花”,在這個秋季,正常的桃花早已凋謝,但這些仿制的桃花仍然紅的耀眼,紅的誘人,紅的讓人不禁心向神往,雖然不是真正的桃花,但其身上蘊含的意境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抵達桃花源之前,讓我們欣賞的是來自于站在岸邊的壯、苗、洞、瑤四族的阿哥阿姐們給我們帶來的最真摯的問候,他們有的敲鼓,有的吹著笛,有的舞著扇子,有的纏著絲巾,都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我們游客的無限熱情。
沒多久,船便進入一條隧道,隧道里黑漆漆的,沒有一絲一毫的光線,伸手不見五指。
船駛出隧道,迎面撲來的是一片翠綠的,充滿活力的荷葉,但卻不見荷花,只有零星幾朵蓮蓬,躲在大片的蓬葉中。
船上游覽結束后,我們就來到了陶淵明的故居。
陶淵明一生中曾多次任官,后來因為他的妹妹的離去而怒書了一卷《歸去來兮辭》,就來到了這個風水寶地——世外桃源。
雖然他曾經達到過高官,但室內布置卻很是簡陋,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高官樣,就連平時的制紙,也是自己親力親為,而不是花錢雇別人來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樸實。
雖然時隔上千年,但那滿屋子的書墨氣息卻仍然傳到了我們的鼻子中,如果按數量來論,在這兒的家具中,書架的數量是最多的,甚至接近于其它家具數量之和。
書架中的書早已被拿走了,只留下一排空空如也的書架,留下的只有那淡淡的墨香以及無數年來歷史的滄桑。也許這些香味終將散去,但是上千年來的積累,豈是這里向外開放的短短幾十年可以抹去的呢?
走出陶淵明故居,在陣陣桃花的芬香中,我們走出了這座世外桃源,結束了第二天的旅行。
冠巖
這是我們在桂林繼銀子巖、聚龍潭之后游覽的第三個巖洞,每個洞都有每個洞的特色,冠巖沒有聚龍潭的燈光閃閃,也沒有銀子巖的高大輝煌,但這兒有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溶洞瀑布,也是在世界范圍內最雄偉的溶洞瀑布。
這個冠巖的名字也是有著一個來歷的,剛開始叫甘巖,是因為從中流出的泉水清甜甘美,而后來則改名為冠巖,因為從多面看它就像一只頂著頭冠的大公雞一樣,給我們帶來一天的好運。
這次,我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進入了這個溶洞。導游剛吩咐完,我們便走進一部電梯,這電梯從冠巖的最高點之上落至冠巖的底部,上下落差有十幾層樓高,是亞洲溶洞中最高的觀光電梯,素有“亞洲觀光第一梯”之稱。
進入觀光電梯,眼前溶洞的美景盡收眼底,這兒的色彩雖無聚龍潭、銀子巖那樣的色彩絢麗,僅以藍色做為主打色調,但卻有另一番別致的景色,讓你感覺不到是在地底,倒更像是海底了。
? ? ?下了電梯后,走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一輛微型的火車前,這輛火車全身金黃,在燈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剛坐穩這輛火車就開動了,速度不快,讓我們有著充分的時間去欣賞沿途的風景。沿途中仍然沒什么燈光,這個溶洞以他最原始的方式,歡迎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 ? ?因為光線太暗的緣故,很多的景色都看不清楚,但是那一座座奇形怪狀,姿態各異,氣勢磅礴的輪廓,卻仍然讓我們所大吃一驚,雖然沒有聚龍潭與銀子巖的燈光閃爍,但是它卻比其他的兩座石洞更加的雄偉,更加的壯觀。
? ? ? ?游覽了半個多小時候后,我們就來到了瀑布前,就像《紅樓夢》中所說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樣,隔著老遠就聽到水流沖在石頭上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這是一種浩大的、磅礴的美,就如同一位仙人在空中彈奏著歡快的樂章,令人不禁感嘆萬分。
? ? ? ? ? ?在紫色燈光的照耀下,瀑布呈現純紫色,美的誘人,美的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種驚心動魄。水流嘩嘩地流下來,沖擊在石壁上,就如同紫色的水沖刷在紫色的石壁上,濺起一地紫色的蓮花。
冠巖有著最大的巖洞瀑布,有著獨一無二的洞內火車,有著亞洲最高的溶洞觀光電梯,還有著那種磅礴的美。
游覽了這個景點之后,我們就來到了我在桂林所游玩的最后一個景點----古東瀑布。
古東瀑布
這是一個由地下涌泉形成的瀑布,分13階,目前開放6階,高低落差有90米,平均寬度有20米,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感到自豪的數據啊!
你也許會問,為何這個瀑布值得我去介紹呢?這個瀑布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與這個瀑布進行一次親密接觸,只要換上草鞋、戴上安全帽,就能與那源源不斷的水流進行一次交流。
這個瀑布分3個階段,首當其沖的就是第一階了。這里雖是長度最短的一階,但卻是水流最急、最陡的一階,一層層的水波從高處泛下,逐漸化成一道道波濤洶涌的水浪,沖刷在我們身上,讓我們全身上下都感到了無比的舒暢,清爽。正是為了這一點,每年才會有大量的人爭先恐后地前來參觀,前來與水來一個親密的擁抱。
? ?第二階段恰恰與第一階段相反,它是最長的一階,卻是最平緩的一階,一眼望去很少能夠見到什么陡壁,水流也緩慢了下來,似乎想讓我們在它這兒多玩一會。伸足踏入水中,頓時一股清涼自腳踝逆流而上,蔓延至全身,再由全身匯合起來,直接沁入人的心脾。當然此時是夏季,水流也并非是冰涼刺骨,直接讓冷氣刺入你的骨髓,而是以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來為我們在炎炎夏日中增添了一絲歡笑。
第三階,雖無第一階陡峭,也無第二階那么的長,但卻有著前兩階沒有的優點——美。前兩階我們的身邊大多都是石頭,就算有樹也是矮小的灌木,而沒有蒼天的大樹,但在這一階,情況卻有了不同。
第三階的沿途長滿了翠綠的巨樹,層層疊疊地在我們的上頭,為我們提供一片綠蔭,與底下的清泉一起,為我們帶來一夏的清涼。因為不時有著幾個小山丘,水流也變得忽快忽慢,神秘莫測起來,水還沖擊著我們的雙足,似乎想讓我們待下來,陪它再玩一會。
與水流再進行了幾番游戲后,我們就拖著濕漉漉的衣服,但卻擁著滿心的喜悅下了山,結束了今天的旅程。
? ? 總的來說,這次桂林之旅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雖然也許留下了一些遺憾,例如說月亮山還沒變化完全的月亮,聚龍潭尚未落下的“圣水”,陽朔那還沒有睡醒的西街,都讓我留下了那么一絲絲的遺憾,但這也正是每個地方最為誘人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些缺陷,也不會體現出桂林山水之絕妙,正如紅花還需綠葉來襯一樣。這次去桂林,讓我記憶最深的竟不是那些撐天踏地的壯麗景色,而就是那些遺憾,也許這也是這個世界的最可愛的地方吧。每個人身上,也許最具有缺陷的地方,才會是讓其他人最為難忘的地方,按這樣說,這些有缺陷的地方,又何嘗不是最為美好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