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也是一個低調的書畫藝術收藏家,2013年,他便曾以1700萬拍得徐悲鴻《四馬圖》。2015以1000萬元拍得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以260萬元拍下黃胄小品,以750萬元拍下林風眠《叢林小鳥》,以650萬元拍下傅抱石《深山訪友圖》。
馬化騰低調進入藝術收藏圈
同為新世紀崛起的互聯網巨子,馬化騰和馬云經常被業界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他們都在類似的行業發家;這兩年,他們又不約而同地進入了一個同樣的領域:藝術品收藏。
騰訊CEO馬化騰也做了一件讓藝術界人士大驚的事情:2015年10月17日晚,馬化騰在2015愛佑慈善夜以1000萬元拍得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同一場拍賣會,馬化騰還以260萬元拍下黃胄小品,以750萬元拍下林風眠《叢林小鳥》,以650萬元拍下傅抱石《深山訪友圖》,成為當晚拍賣現場最為耀眼的明星之一。
(馬化騰以1000萬元拍得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
事實上,馬化騰進入藝術品二級市場尋寶已經有多年。2013年,他便曾以1700萬拍得徐悲鴻《四馬圖》。雖然與劉益謙等收藏大鱷動輒揮金上億元的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其以一個新富豪的身份如此果斷地介入到中國近現代書畫收藏,在業界看來,還是非常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作為新一代的商界領袖,他的購買行為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千千萬萬個年輕的企業家。
或許正是性格上的差異,馬化騰和馬云在藝術品的愛好也有所不同。馬化騰喜歡傳統國畫,馬云喜歡當代藝術。
馬化騰出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外表看上去還有些儒雅的書生氣。每年開年,他始終堅持親手給員工發開門利是,并把它視為一種傳統。可見,對傳統,對原則,馬化騰有著發自內心的遵從,他習慣在傳統和道德的約束下做人做事。這一點,直接影響到他的收藏行為。
去年馬化騰在北京保利競得《蜀江春雨》后解釋,他是1970年代出生的,李可染大師的作品創作于上世紀70年代,畫的是春天,他非常理解這張畫的內涵,他本人非常喜愛,而且這幅作品非常難得。
這就是他的收藏動機。他收藏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與那些被炒到過億的當代藝術家作品相比,馬化騰的收藏相比他的個人財富來說或許有些寒酸,但是,就像他每一次在公司內部組織開拓一項新的業務時的風格類似,他傾向于選擇那些比較確定的東西。這種保守的思維可能會錯過很多投資機會,但是,這卻能夠讓他的事業更有效地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