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學的一次演講,結合他自身經驗以及總結,告訴了一些有用的道理和態(tài)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我國的古話十分有用,這樣你就會贏得金錢、名譽、尊敬和信任;正確的愛是以仰慕為基礎;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這一點具體說了終生學習的道理,并列舉巴菲特終生學習的例子,先去學習學習的方法,再去學習,效果會好得多;一定要去學習重要學科里面的重要道理,這點是芒格一直推崇并使用的多元思維模型,學習之后要不斷地去實踐。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逆向思考,這一點也是芒格終生使用的,并舉了兩個例子詳細說明,第一個是鄉(xiāng)下人的例子,第二個是如何才能失敗的例子,包括以下方面,避免懶惰和言而無信;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tài);避免自我服務偏好;避免妒忌、怨憎、仇恨和自憐;避免變態(tài)激勵機制的驅動,例如變態(tài)的工作關系;避免養(yǎng)成可以保持客觀公正的習慣,對認知有幫助,準備檢查清單。這里只是總結,在查理芒格的演講稿中說得非常詳細,就不再過多贅述。
將不平等最大化,有時會收到奇效,舉了一個有關籃球教練的例子;不要鸚鵡學舌,想要做得出色一定要有強烈的興趣和勤奮;在遇到打擊或失敗之時,不應該在自憐中沉淪,而是應該從中提高自我;查理芒格的爺爺傳承了幾個,節(jié)儉、家有余資以及期待麻煩的到來;一個無縫的信任之網,要有一群可靠的人,彼此之間互相信任。
以上三段,是我從查理芒格此次演講中提煉出來的——有用的道理和態(tài)度,大部分看起來比較簡單,少許詞匯或許不能理解——例如意識形態(tài)——那是因為知識面不夠廣——沒有學習重要學科中的重要知識。如果你能夠相信,并嚴格地按照執(zhí)行,對你來說將收益無窮。
在我看來,上面所述的有用道理或態(tài)度,很多我們都知道或正在做,說明它們也非常簡單,人人都可以習得,通過刻意練習之后可以完全掌握,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