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磁性or更理性?胸腔共鳴&口腔共鳴。
什么是共鳴呢?
共鳴就是發(fā)聲物體間的共振。
說的通俗一點兒,
我們身體里有很多的空間,
當我們用氣息把聲波送到一個空間里,
讓它在里面回蕩、共振,
這個聲音就會發(fā)生神奇的變化。
為什么很多人能模仿出不同的聲音
比如配音演員
不單單因為他們能夠貼合、模仿各種角色的聲音氣質
從語氣、聲音性格上向他們靠攏
也因為他們善用身體各個腔體的共鳴
讓音色發(fā)生變化
把聲波送到口腔的空間里會產生口腔共鳴
聲音洪亮有穿透力
送到胸腔會產生胸腔共鳴
聲音將變得渾厚磁性
甚至還有鼻腔、口腔、喉腔等共鳴
如果你能把身體的各個音箱都打開
我們的聲音就好像連接了一個調音臺
能變化出各種效果
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講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
口腔共鳴
1、音節(jié)練習
發(fā)音時口腔自然上下張開,牙關松開,笑肌微提,發(fā)“ai”音,體會聲波沿口腔上顎中線往前滑,朝著上齒背的方向推送出去。聲音洪亮有穿透力。
2、詞語練習
這些詞語都是表達喜悅、興奮、輕松、愉快的心情。我們調動好情感和口腔的狀態(tài),提起我們的笑肌,體會音色的變化。
喜笑顏開 心花怒放 喜出望外
眉開眼笑 揚眉吐氣 神采奕奕
胸腔共鳴
1、尋找胸部響點
方法一:用手輕輕地按著胸部上方,用較低的聲音發(fā)“ha”音。可以從高到低,從實聲到虛聲,體會哪一段聲音這個上胸腔的震動最強烈,在這一個聲音段里多使用這樣的共鳴狀態(tài)發(fā)出聲音。
方法二:先發(fā)一個普通的“嗚”音,一般來說聲音會比較容易在唇齒的位置或者口腔的中間。現在試著把舌頭向后挪一點點。深吸一口氣,這時候你的喉頭會自然向后面退一點,發(fā)“嗚”。就感覺把聲音吞入咽喉,下降到胸腔。
兩點注意事項
1、一定要建立在正確的發(fā)聲基礎上,“抓兩頭、放中間”才能做到共鳴。
2、注意“度”的把控,不要在日常生活中過分的用共鳴包裝自己的聲音。字音為首,共鳴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