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動影傳媒(dycmtt)
用戶是什么?用戶屬性如何劃分?怎樣建立用戶畫像,什么才是用戶場景?如何去創造用戶場景?
一、如何定義用戶
1、什么是用戶畫像
用戶,指的是你的目標用戶,或者是構成現有用戶的大部分群體的統稱。畫像,其實是對一個事物的客觀的、準確的、可視化的描述。
2、如何建立用戶畫像
做好用戶畫像有兩個重要原則,一是屬性化,二是降低重復率。
屬性化
所謂屬性化,是指按產品需要,給不同的用戶特征分為不一樣的屬性。
屬性的劃分可以按照產品和業務需要進行劃分,例如:消費能力(購買力);如果這類屬性還需要細分的話,可以再進一步對屬性進行權重加成。比如同樣打上了消費能力高(購買力強)屬性的用戶。
屬性化的目標其實是用歸類的方式將用戶屬性抽象出來,以方便數據統計的同事們構建數據集市,后續進行數據挖掘和聚合分析。
經過有效的數據挖掘之后的分類結果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至于過程,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降低重復率
用戶畫像的目的是,用屬性對現實中的用戶進行聚合和描述。
聚合畫像時,一定要注意降低重復率的原則。假如兩組畫像除了教育程度和年齡其余屬性幾乎一致,那就可以初步理解為目標用戶中,不同教育程度或者不同年齡跨度的用戶對產品需求是相當一致的,如果沒有明顯業務區分,可以將二者合并為一個畫像,同時弱化教育程度和年齡的差異。
3. 用戶屬性的層次
雖然不能直接定義目標用戶,但是我們又需要根據產品特性定義標簽維度。這時,注意一定要客觀,千萬不要有“得到了XX數據,就能證明XXXX”的心態,這種心態是無法建立正確的用戶畫像的。
通常情況下,建立用戶畫像的屬性有以下幾個層次:
自然特征OR基本屬性:
(性別、年齡、體形、地域、職業、星座、教育程度等)
消費特征OR購買能力:
(婚否、收入、車、房、孩子、購物類型、品牌偏好、信用水平、購買周期等)
社會特征OR行為特征:
(婚姻狀況、家庭構成、社交偏好、信息渠道等)
興趣特征OR心理特征:
(興趣愛好、使用APP行為、瀏覽收藏內容、互動內容等)
屬性的層次沒有明確的要求,甚至上面的分類也是沒有明確界限的。如何選擇合適的屬性來描述用戶特征,這才是我們需要真正思考的問題。
二、產品使用場景是什么?
使用場景的三個關鍵因素:對象(用戶)、動作(需求)、情景(場景)。
也就是說,使用場景說的是一個關于“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要解決什么”的問題。然而這三者必須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后才能產生一個特定需求下的場景。
我們列出三個對應因素:媽媽A、看孩子衣服、在APP上面下單購買,正常的連詞成句是媽媽A看孩子衣服在APP上面購買下單,這句話很快會形成一個情景,媽媽A突然想給孩子買一件衣服,然后打開APP開始瀏覽選擇需要給孩子買的那一類衣服,選完了在APP上面下單購買,購買是付款方式,快遞地址的填寫,價格是否過貴,選的衣服適不適合孩子,質量怎么樣,最后確定才下單購買。如此就是一個產品(APP)使用場景。
三、提升并創造用戶場景
說了上面這么多如何建立用戶畫像,如何分析用戶屬性,如何了解用戶場景那么這東西建立出來之后怎么使用呢?
通過對用戶的分析,我們就可以開始以數據為導向去支撐產品的運營,具體的怎么做其實就是在比如用戶喜歡交流,喜歡拍照,那么將用戶聚攏起來,讓他們交流,讓他們拍照。
比如母嬰的APP很多家長喜歡交流,喜歡拍照片去,當媽媽看見別的寶寶穿這件衣服時候,自己也會想我的寶寶是不是也適合,那么我們來創造一個用戶場景就是,建立一個媽媽給寶寶拍照分享的平臺,制作一場穿我們平臺所賣衣服的照片分享可以免費領取一件衣服或者其他的,以這樣的手段去將這些喜歡寶寶照片的媽媽聚攏起來,通過她們去傳播,去創造使用場景,這也是其中一點。還有更多敬請期待!
更多運營干貨,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動影傳媒(dyc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