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3
終究有送不下去只能駐足揮手的一刻。
父母不放心我,從太原的機場陪我到了北京的機場。吃飯、買東西、消磨時間……但是在通過國際出發口的時候,他們被攔在了屏障外面,目送著我的背影不斷離去。
本以為那時候我可能會不舍想哭,或者像別人說的,離開的那一刻我就真的知道自己只有一個人了,必須要堅強了。都沒有,內心好像完全來不及想這些,迷迷糊糊跟著大流坐上了機場的擺渡車,到了自己的航站樓,安檢、找出發口,內心忐忑地去結實素未謀面,而今因為同一個項目,要一起生活工作三個月的小伙伴。直到踏上飛機的那一刻,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這陌生的國度和陌生的工作。
穿過飛機和出發口之間搭建的銀白色鋁制通道,第一次踏上了國際航班,機艙口不再是熟悉膚色的漂亮空姐,而是一臉熱情友善和你問好的金發碧眼的空媽。三個三排的寬敞座位,膚色各異的乘客,當然其中大多數還是中國人,年齡看起來很大的空媽,耳邊夾雜著微弱或者路過時聲音不小的英語或者各色方言,中國熊孩子哭喊的聲音……電影里的那些場景如今全都親自體驗,和小伙伴們座位離得很遠,身邊坐了一對中年的外國夫妻,在我手忙腳亂的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脖子上掛了U型枕然后自拍給家人報平安時,旁邊的中年胖大叔樂了,哈哈笑了一會兒,但并沒有和我搭話,
我有心想多聊幾句,可是那些單詞伴隨著勇氣一起噎在了我喉嚨里,獨自一個人第一次踏出國門,陌生的環境、語言膚色的差異……我實在沒有開口的底氣。
我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旁邊一橫排是三個中國男生,可能和我的目的一樣,陸陸續續的乘客都登上飛機坐好。
空媽們按照視頻演示一次救護動作,飛機開始了漫長的滑行,滑行期間我睡了好幾覺,找了各種姿勢都不舒服,然而第一次獨自面對這些無論外貌還是語言不同的我,內心一直都有著不安。
耳邊是隆隆的發動機聲,飛機開始加速,但是比起國內小飛機要平穩很多,我繼續載著迷茫不安和爸媽的牽掛,一飛沖天。
之后是海關申報表的發放,我不知道此時正處于飛機遇到氣流,顛簸狀態,所以直接從座位上起身,從座位上面的行李艙拿筆,空媽讓我趕緊坐回去,但我磨磨蹭蹭的拿東西放東西,在那么多人面前,又被空媽板著臉說了一次,但是卻不知道如何關艙門,十分尷尬。
后來去廁所,我以為和國內航班一樣,廁所在最后面,所以直接奔到了飛機最后,再次遇到了剛剛讓我趕緊坐下的空媽,空媽正在發放飲品,認出我,推著我讓我返回直走,帶我到了廁所,還告訴我什么是有人什么是沒人,我內心超級尷尬,并且遇到了一個外國帥哥也在等廁所,他還讓我先去不過我還是拒絕了,他出來后還讓我趕緊去哈哈哈,還是有好點的事情的。
回到座位上,不知道又睡了多少覺后,我腦海里閃過好多紛雜的想法,但最多的還是,臨行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可以很自信的和外國友人交談,可以不在乎自己亂七八糟的語法大膽表達,但是此刻,真的到了這個地步,我發現自己連和身邊的人交談幾句的勇氣都沒有。
我曾經一切的活潑好像都是依托著身邊的親人、朋友來撐著的,而如今,真的只有我了,我一個人,必須要用我自己的力量,去繼續勇敢堅定的撐起我的自信、快樂、勇敢。
就是那么一種感覺告訴我:強烈變化的環境,要么摧毀你,要么蛻變你。我必須得從這一刻開始明白,只有不斷的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圈,安全區,我才能蛻變而非毀滅。
走出去沒有那么難,但也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