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寫作在我看來,無非是感情的抒發(fā),至于說,究竟在堅持寫作下有何提高,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因為我深知,我的年紀加上我的閱歷,都不配去以一個大師的身份告訴你,寫作,并且堅持寫作意味著什么,在我看來,一方面是對平凡生活的細致觀察,用你所覺得恰當(dāng)?shù)墓P鋒描繪出來,另一方面,每個人心中的那點情感的抒發(fā),寫作,就是那個讓你情感得以歸宿的絕好的場所。
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必然,在我的文章在我們單位的月報中相繼發(fā)表過后,我愛上了這種方式,?這種把自己的感悟與他人分享的感覺。坦白講,我在單位并不特別招領(lǐng)導(dǎo)喜歡,一方面,源于我是一名地道的九零后,談吐間總會帶著青春的尾巴,顯得那么浮躁,而當(dāng)領(lǐng)導(dǎo)看過我那篇《茶道亦人道》之后,我發(fā)現(xiàn),她用著慣用的戲謔的方式對我的這篇文章進行了評價,但是,我從她的眼神中,一方面驚嘆我小小年紀的驚人見解,另一方面,作為已經(jīng)將近退休的長者,她說:“好好堅持寫吧,也許等到你四十歲的時候,你一定會不一樣的!”這便是一位領(lǐng)導(dǎo)對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工作兩年以來挺過最動聽的話。
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必然,在這個浮躁的八月,鬼使神差一般,我有幸買了一本林徽因先生的詩集《你是人間四月天》,我想,感動我的,并不是詩集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十分欣賞林徽因?先生,想從她的詩集中感受到她的氣質(zhì)給我?guī)淼臎_擊,林先生的詩集并未讓我失望,只是初次讀她的詩集,我就深深地被吸引了,有人說亂世出英雄,我想說,亂世出才子,林先生的一生,就是從中華民國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葉,林先生用生命和自己游歷的感悟敘說著那段短暫而不失燦爛的歷史,而從林先生的筆鋒中,我不僅僅感受到了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的漣漪,也能感受到抗戰(zhàn)時期的蕭條,更能讓我們對中國建立早葉的各種聯(lián)想,林先生筆下的一年四季,在她的游歷中沒有一處是相同的,林先生對于除夕,新年等各種時令的描寫,卻因詩句中的人物不同,感受亦不同。這僅僅是我初讀林先生作品的感悟,我想,我一定會復(fù)讀,并寫下詳細感受。
從民國時期的中西文化碰撞,到戰(zhàn)亂迭起的軍閥混戰(zhàn),再到抗日戰(zhàn)爭的打響,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最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早期,短短的半個世紀,中國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動蕩,我深深地被這段亂世吸引,亂世出才子,林先生就是才子的代表。
?這就是八月夏秋交接之時,我的寫作和閱讀的感悟,有人問我,我的筆鋒是否會固定于某一種,我想,目前不會,也許有人讀過我的自創(chuàng),會覺得我筆鋒細膩,其實不完全對,因為,我不是細膩,是雜,寫作的每一個點都可以鋪成一大片的內(nèi)容,而我,目前缺乏的是刷選的能力,感覺上包羅萬象,很細膩,但是,歸根結(jié)底,我還是未能到家,因此還需多加訓(xùn)練,因此,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易路朋友,很重要,過程也很漫長,沒關(guān)系,我可以等,靜待一切提升的機會。
最后,解釋為啥把總結(jié)提名為《月季》?,實際上,原名為,《寫作月記》,而輸入法的錯字寫成了《寫作月季》,將錯就錯,我就把寫作也省去了,就名為《月季》,用于記錄為每個月的讀書和寫作的感悟,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