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3 中國搜索
搭乘 “復興號”,你準備好了嗎?
9月21日開始, “復興號”動車組將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在京滬高鐵線正式開跑,北京到上海,只要4個半小時。這標志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
最高試驗時速可超400公里
“復興號”的動力非常強勁,從0公里加速至350公里,僅用6分鐘!這是因為,“復興號”擁有一顆中國芯,牽引電機功率超過10000千瓦,不愧為地球最強大的電機。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波介紹說,“復興號”動車組在安全性、舒適性、節能降噪等性能指標上都有了較大提升。低阻力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進一步降低了氣動阻力,在世界上首次系統采用了主、被動安全裝置,提高了安全性,車廂內較大的乘坐空間以及減振降噪措施也最大限度提升了旅客的乘坐舒適度。
據《新民周刊》報道,今年7月27日,鐵路總公司安排“復興號”在京滬高鐵北京南站至徐州東站間開展時速350公里體驗運營。有記者做了現場檢測實驗:350公里時速,倒立的礦泉水瓶保持不倒姿態,車廂內檢測聲音為76分貝(低于79分貝就是優等級)。
另據人民網報道,中車株洲電機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最高試驗時速可達400公里以上,這得益于其擁有一整套高端動力系統,靠的是牽引電機、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技術等在內的牽引傳動系統、高壓系統等核心技術的整體提升。
目前,我國具備自主設計、自主制造動車組核心動力的能力,成為世界上少數全面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對“復興號”的考核,比人們想象的要嚴格許多,不僅要適應40℃到零下40℃環境下長距離、高強度的運行需求,還必須通過60萬公里運用考核,而歐洲的運用考核標準是40萬公里。
這也意味著,中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具備設計制造滿足世界各國不同需求動車組的能力。
純正中國血統
十年磨一劍!中國開通高速鐵路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10年,卻在技術上全面領先世界。
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開通,其運行時速在350公里,超越了當時世界最快的高鐵線路——日本“新干線”。爾后,出于安全考慮,中國高鐵主動下調運行時速,全面降至300公里。
不過,隨著我國高鐵技術的日臻成熟,提速呼聲越來越高。終于在2017年7月27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開始在京滬線試驗運行350公里時速。
中國高鐵重新跑回350公里速度,無疑是個非常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近年來,社會對于高鐵能否恢復350公里提速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各種猜測和爭論的話題不斷。作為中國最新一代的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從最早的“洋基因”到現在由內而外都是“純中國”,滿月運行,正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對社會各界對高鐵提速話題的一次實質性回應。
“‘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從外觀到內飾再到軟件,大到車體、轉向架,小到網絡覆蓋,無一不出自中國之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波表示,中國標準動車組徹底改變了“混血”基因,從此具有了純正中國血統。
此外,媒體注意到,京滬高鐵行程時間最快減至4小時24分,比之前最快的速度還縮短25分鐘。不過,車票沒漲價,仍與之前票價一致。
高鐵時速從300千米增至350千米,這并非如一道加法題那樣簡單。要在如此高速下保證安全、平穩的運營秩序,隨之而來的便是高鐵的管理和使用標準提升與設施設備損耗的增加,這讓運營成本比運營“和諧號”時有所增加。按理來說,成本增加,產品定價也應有所浮動,但“復興號”列車票價出爐時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依舊維持原價的不變。
舜網刊登文章指出,這一舉措確顯示出了鐵路部門從國家部委改革成公司企業后所展現的強大活力與光明前景。
京滬高鐵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后,每天將有7對“復興號”率先按時速350公里上線運營。目前我國高鐵運營里程2.2萬公里,其中設計建設標準達到350公里時速的達到了三分之一。未來,具備條件的高鐵線路上,也將逐步上線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列車,這就意味著我國1/3的高鐵運營線路,將逐步跨入350公里時速時代。
中國高鐵引領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快速增長,穩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國基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四縱四橫”高鐵網,正在建設一張全國縣域基本覆蓋的“八縱八橫”高鐵網。
9月調整運行圖后,中國不僅是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也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強國時代,中國高鐵以“復興號”引領世界。中國高鐵以安全、高速、便捷、舒適享譽世界各國,特別是以“中國標準”制造的“復興號”,更是讓中國高鐵這張中國名片更加具有濃烈的民族色彩。
對此,不少國外媒體投來羨慕的目光。《瑞士商報》認為,中國“復興號”動車組的運營速度令人難以置信,《印度教徒報》表示,“復興號”現代氣息的火車頭讓人心跳加速。
不久前,外國友人為中國高鐵賦予新的時代名詞,他們把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評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而中國高鐵,恰以這閃亮的身份吸引著世界各國的關注,成為世界舞臺上的焦點。
目前,中國正跟20個國家展開談判或已經開始建設高鐵項目,中國高鐵“走出去”的觸角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跨界版圖不斷延伸——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鐵、俄羅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馬來西亞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鐵等境外項目合作都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此次中國高鐵350公里運營時速的回歸,可以說是一次亮劍,展示中國標準和中國速度,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高鐵的自信與力量!
中國搜索微信公眾號出品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策劃:胡璇絢
作者:唐力
編審:趙嘉麟
綜合:中國青年報、新民周刊、環球網、參考消息網、舜網、高鐵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