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是從智商和學識來劃分的,而是從格局開始的。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一個人能取得多少成就,過怎樣的人生,取決于這個人的格局和視野的大小。
大事難成,往往因格局太窄。
作家劉墉曾在自己的書里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
大學時期的同學跟他抱怨老板,自己做著累死累活的工作,卻只給一丁點兒工資,還故意拖延他的綠卡申請。
劉墉聽完,故意和同學說:“這么壞的老板,你怎么能白干這么久,你要多學習一點東西再跳槽,這樣才不虧?!?/p>
同學覺得劉墉說的有道理,于是天天主動加班,學習各種商業文書的寫法,甚至還學了修復印機的技能,想著以后自己創業了省一筆維修費。
就這樣過了半年,劉墉又問同學:“你跳槽了嗎?”
同學笑著說:“我現在升職加薪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我干得開心,不跳槽了。”
能將自己格局放開,轉化心態,就會發現生活哪有那么多煩心事和不公平。
如果能以主人公的心態來對待事情,就會發現很多困難都是讓自己學習成長的經歷罷了。
人挪活,樹挪死。
總是拘泥于一念,無法打開格局,只會讓路越走越窄;而轉換心態與思維,將格局放大,就能有全新的視野,成就新的舞臺。
曾國藩曾有句名言:“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長久,讓格局寬大起來,才能將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