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夾克的風波
--我在衢州20年(十四)
1987年我們的工資都很低,我到衢化公司6年了,才第一次增加了工資,月工資從40多元增加到了50多元,每次的加工資不是每個人都能加的,只能有30%的人增加工資。收入少,工作任務繁重,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我們計算機中心屬于公司機關,每月的獎金也就15元左右,沒有其他收入。
當年的國營企業為了提高職工的生活福利,每個分廠都辦了勞動服務公司,每到過年過節每個單位都會通過勞動服務公司給職工發一些食品,這在當年是容許的。勞動服務公司有獨立的法人,自立銀行賬戶,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按勞分配。
1987年我們計算機中心成立3年了,計算機中心每個人的工資都不高,但工資和獎金都是由公司發的,過年過節的福利也是和公司機關的其他部門一樣。當時我們的開發任務和項目很多,都是不收開發費的,大家經常是加班加點,沒有加班費,有點辛苦。我們經常在一起議論能不能想辦法提高收入?在公司機關,我們所有的項目費用都是進入公司總務科的,除了購買設備和差旅費的開支外,其他費用一律不能報銷。
1987年底,我們大家商量要成立一個勞動服務公司性質的“衢州化學工業公司計算機技術服務部”,經技術開發處領導的同意,由趙林森(1992年調衢化氟化廠)任經理,沈士良負責經營事務,宋小紅兼出納。1988年開始服務部只能先試探著經營,服務部的營業要收的費都要去稅務所開發票,還要受到公司機關的監督。
到1989年底,服務部的結余不到200元,還有庫存的打印紙、軟磁盤和打印機色帶等消耗品,價值2000多元,經營還是挺困難,也有點怕公司不讓辦,衢化工商管理所要求辦理法人資格。服務部辦了一年,雖然沒有多少的利潤,但也能給大家發了一點加班補貼,要辦下去是要承擔責任的。在1989年的計算機中心年終總結會上,關于服務部要不要辦,如何辦?我們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大家一致同意繼續辦下去,名稱不變,決定由趙林森繼續任經理,注冊了法人,就有發票了,可以正常的從事經營活動,我們還聘請了一位已退休的專業會計師。當年在政策不明的情況下,辦這樣的服務部有可能是要承擔責任的,但為了能給計算機中心員工增加收入,不管那么多了,繼續辦吧。
1989年12月,我們計算機中心和電石廠開發的“多用戶微機財務管理系統”通過技術成果鑒定后,電石廠財務科甩掉了人工賬本,得到了衢州稅務局衢化分局和公司財務處的認可。公司專門召開了財會電算化現場會議,公司各二級單位開發使用微機財務管理系統的熱情高漲。
?“多用戶財務管理系統軟件”從1987年起在公司的26個二級單位逐步推廣應用,改變了幾十年來會計打算盤計賬本的人工方式,徹底甩掉了人工賬本,使公司財會電算化應用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多次受到化工部和省石化系統的好評。
1990年3月初,化工部在貴陽召開了“化工會計工作會議”,衢化電石廠的財務科長韓元富(后任巨化集團公司財務處副處長,1995辭職創業,現任上市公司“浙江大元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大會介紹了我們的“多用戶微機財務管理系統”,受到與會的化工企業的廣泛關注,化工部要求在衢化召開現場會,辦培訓班,在化工企業協作推廣和開發,當時就有株洲化工廠和福建第二化工廠要求購買軟件,我們積極響應。
1990年3月20日,浙江省石油化學工業廳在衢化公司召開“省石化系統財會電算化現場經驗交流會”,省石化廳計財處處長陳家俊、衢化集團公司財務處處長王家俊、副處長尹亞卿和化工部計算中心李亞芹到會,有60多家石化企業代表參加會議,我公司財務處介紹了電石廠“多用戶微機財務管理系統”的應用情況,受到省石化廳的充分肯定,還有杭州電化廠和杭州橡膠廠(現杭州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財會電算化也應用的較好,會議期間代表們到衢化電石廠財務科現場觀摩了應用過程。
1990年5月,我們和衢州市煤礦機械廠簽訂了第一個合作開發該廠財務管理系統協議,有趙林森負責,胡浩放和宋陶琥參加開發,我們通過“計算機技術服務部”和他們簽訂了開發合同,這也是我們計算機中心和公司以外的企業合作的第一個項目。
1993年以“巨財多用戶微機財務管理系統”又通過了浙江省財會電算化商品軟件的評審,系統還先后推廣到杭州大自然股份有限公司和衢州市的一些企業應用。
1988年,北京的王文京(當年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財務司工作)辭職創業,在北京成立了用友公司,1990年用友公司的財務軟件在全國推廣應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我們開發的“巨財多用戶微機財務管理系統”和王文京的系統同時起步,他的財務軟件當時還是單機版的,但我們沒有王文京的商業頭腦和創業的雄心,更沒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廣泛的人脈。2020年5月12日新浪財經報道,王文京以298.6億元人民幣位列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第81位,好成功啊。
1990年3月7日何孫寅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開發處處長,兼任計算機中心主任。1990年8月2日根據技術開發處何孫寅處長提名,聘任我為衢州化學工業公司技術開發處計算機中心主任,毛炳其(后調余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為副主任。
90年代初,皮夾克開始在社會流行,1990年11月14日,我們計算機中心用開發衢州煤礦機械廠財務系統的勞務費給中心每人發了部分獎金和技術服務費,派了2個人去海寧給計算機中心的每位買了一件皮夾克,當年海寧的皮革城還沒有形成,但社會上流行的皮夾克多是來自海寧的小作坊,每件普通的皮夾克的價格大約在280-300多元左右,質量和樣式都是一般般,當我們計算機中心的人穿出去的時候,可是引來了人們注意的目光。皮夾克才穿了1個月,就有了事情。
1991年的1月16日,我和中心的朱乃昌、高潮,還有電化廠的汪靜(浙江大學畢業的碩士,后到寧波化工廠善高化學有限公司)乘火車去北京驗收電化廠MIS系統的服務器,19日到北京,從21日(周一)開始每天從北京的華僑酒家(后住在北太平莊功德林的衢化辦事處)到國務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的國安公司為電化廠訂購的服務器安裝UNIX(V3.2)操作系統和ORACLE6.0數據庫系統。當年的系統都是存儲在5寸的軟磁盤上的,安裝過程中出現讀寫錯誤就安裝不成功,要重新開始從頭安裝,每次安裝要4-5個小時才能完成。1月29日接到愛人從衢化打來的電話,告知學忠弟和5歲的大侄子樂樂到了衢化,31日我乘飛機回到衢州,朱乃昌和汪靜繼續在北京安裝系統,待驗收完畢機器打包托運回衢州。學忠弟他們是到上海旅游后專門來衢州看我們的,2月初的衢州天氣陰冷,他們不適應,又快要過年了,住了3天他們就匆匆踏上了返回銀川的火車。
1991年的2月1日早上我剛到辦公室,公司機關工會主席姜錫康打來電話,要我去匯報購買皮夾克的事。不知是什么人“眼紅”去告狀了,沒辦法,我和趙林森2人只能硬著頭皮去匯報。原來我們買皮夾克的時候就估計到了可能會出現問題,給大家講好了,買皮夾克每人要交150元,不夠的錢由計算機服務部補貼。遇到這事心里還是有點緊張,只能向主席如實匯報,告知主席這個錢是我們給衢州市的企業開發軟件掙來的,我們搞計算機的同志們多么辛苦,沒有加班費,外面搞計算機的人收入如何如何的高等等。還好,姜錫康主席教育了我們一番,要注意掌握好政策,不要給自己謀利益,不要犯錯誤,我們接受批評,牢記心中,這事也就過去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年的春節過后,公司財務處總要來人查看我們服務部的賬目開支情況。
正是有了這個“服務部”,在以后的項目開發中,不是公司下達的技改項目,我們都可以和他們談開發費,還有些計算機和消耗品的采購都可以賺一點差價,我們舉辦的學習班的收費等都進入了服務部,開支按制度辦,收入都用于補貼同志們。這樣也防止了我們計算機中心人員的流失,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較好的完成各項開發任務。
“有舍才有得”。只有舍棄對名利追求,才能不為俗事所困,只有舍棄對財富的貪婪,才能不為物欲所累,主宰自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物質利益、權力及榮譽面前,堅守自我,就更不容易。
? 2020.08.31農歷庚子年七月十三記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