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總有人問我,你每天除了上課,實習(xí),還要寫文章。你不累嗎。你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辛苦啊...你這樣太不值得了,你知道嗎...人生是用來放松的,我可不愿意像你一樣,搞得生活都沒有樂趣了。
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哭笑不得。
誰說我每天都很辛苦啦:我一有時間就和朋友喝下午茶聊天,好不開心;固定每周五和小伙伴跑去Chinatown吃夜市;周末都是各種玩,逛街購物,去海邊去爬山;還時不時去local朋友家串門...根本沒耽誤這些正事啊。
然后我跟她們說,其實吧,沒你們想象的那么辛苦,而且我也不覺得辛苦。然后對方就會說:看看,又矯情了吧...
“我...”
后來我認(rèn)真的想了想,為什么別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覺得我每天做了很多事,好像很累。其實并沒有。無非是我善于抓緊時間,做事效率高而已。
比如,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已經(jīng)開始做了,哪怕失敗,我已經(jīng)更早得到了答案:這條路走不通。然后我會馬上換另一種方式,開始再次嘗試。這個時候,或許你還在最初的原地猶豫不決。這可能是我們的差別吧。
其實我很享受每天做很多事情的快感,也喜歡每一次劃掉to-do-list上面的事項,那種成就感,讓我很爽。
所以我真覺得我的生活挺好的呀,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么拼,我也經(jīng)常忙里偷閑。雖然有時候?qū)懳恼拢捎跇?gòu)思或故事沒寫好而懊惱;雖然有時因為打字太多而導(dǎo)致手指不舒服,但這些只是身體累,并不是心累。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一點沒錯。
一次看見后臺有粉絲留言:生活好迷茫啊,每天干什么都沒勁,努力好累啊...我想說:你覺得努力很累,但其實不努力更累。
講個故事。朋友的朋友,現(xiàn)在是一名銷售主管,月薪三萬。很不錯,對吧。但他之前并不是這樣。
國內(nèi)三本畢業(yè)后,他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業(yè)績平平,每個月工資一發(fā),除去房租后就揮霍一空。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兩年。
直到一個冬天的深夜,他母親給她打電話,說身體不舒服,要來北京看病。他一晚上沒睡著,他知道,如果不嚴(yán)重,母親不會來。第二天在火車站接到母親后直奔醫(yī)院。一通檢查下來,醫(yī)生說他母親胃部有異常,需要做手術(shù)。
他翻出自己所有的積蓄,還不到兩千塊。然后跟同事朋友以及所有認(rèn)識的人四處借錢,終于攢夠手術(shù)費。
手術(shù)前,在醫(yī)院交完所有費用,他銀行卡里只剩不到200塊...可想而知那段時間他是怎么熬過去的。一個月后,他母親出院回老家。而他呢,完全變了一個人:開始對工作非常認(rèn)真努力,主動加班,聯(lián)系客戶,一單一單的跑。隨著業(yè)績上升,工資也水漲船高,直到現(xiàn)在做了銷售主管。
有時候,努力不一定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親人。在家人需要物質(zhì)支撐的時候,你有;在家人需要精神撫慰的時候,你在。
這大概是一部分努力的意義。
其實,我并不喜歡鼓吹努力,奮斗這些雞湯。我更喜歡尊重選擇,興趣,和堅持。
你可以努力,最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然后堅持,一定會有結(jié)果。當(dāng)然你也可以選擇懶惰,不求上進(jìn),只要能怡然自得,也沒什么錯。
但我想提醒的是: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也許你平靜的生活會因為一些事打破,在那個時候,你用什么去支撐,想過嗎。
而這樣狀況下,一個積極主動,努力進(jìn)取的人,總會更好,更堅強(qiáng)地去面對,直到生活重回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