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的真好,行為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好的行為,很重要,我們從一個又一個的行為開始,慢慢養成一個又一個的習慣,命運也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么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習慣,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人生。這篇文章我想梳理一下我的習慣,與大家分享一下,更是為了更好的堅持。
1.寫詩13年
自從2003年開始學習寫詩以來,我一有了靈感,有了沖動,就會寫成一首詩,后來,我出版了一部詩集,也發表了若干首詩歌。
2.記晨間日記18個月
我養成了每天記晨間日記的習慣,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18個月,
3.堅持鍛煉2年2個月
一個偶然的機會,借老婆的跳繩,2014年夏天開始跳起了繩,后來又跑步,散步,騎自行車,讓我流了汗,減了肥,愉悅了身心,收獲了健康,血壓從逼近臨近值,達到80/130,到現在75/120;血糖從2014年的7.58,到現在的6.05;從149斤,減肥,現在體重126。越來越健康了,也越來越達到正常值。
4.大量讀書,曾經想嘗試每天一本
讀書,應該是最好的修行。在有限的人生歷程中,讀一點好書,看一些經典,這樣才能使自己更多地豐富閱歷,充實人生。在業余的大部分時間里,用來讀書,是最好的消遣。
5.堅持用簡書寫作
我跟親們說過,我是10月24日開始注冊簡書,并且用簡書重新開始大量寫字的,每天寫一篇,或是兩篇,興致來了可能三篇,在這里,朋友們寫些評論,如果覺得好點個喜歡,甚至打個賞,寫字這件事,并不覺得孤單,也并不覺得困難,那么多的愛好文字的朋友在一起交流,多么愉快。到目前,我公開文章發表26篇,這是第七天連續寫作。相信,這個習慣,會陪伴我,一直,一直,一直。
人生,因為這些習慣,使自己獨一無二,過的也異常愉快——內心的自我滿足,這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比擬的。如果你也希望養成一些好習慣,也希望一直堅持把文章寫下去,那么我們就一起在簡書,努力加油,努力寫作,不斷走向更好的自我。
這些習慣,給我帶來了看得見的幾個變化:
1.長期寫作,寫了13年,我成了單位的“筆桿子”,雖然比較苦,跟文字打交道,很多人不愿意干,有的干不了。你說不苦,那是不現實的,經常加班加點,經常熬夜苦思冥想,經常想破頭皮。但是也有歡樂,領導賞識,得到認可。同時,發表文章,那是最開心的。我的老婆,可以說是因為文字的原因,我們才有機會走到一起的。因為寫作,也鍛煉了我的思維習慣,做事的方法。因為寫作,性格更加沉穩。寫作,是人生中最美麗的相遇。
2.堅持鍛煉,身體好多了,體檢的時候看到正常的指標,那是最高興的,除了身體,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想想曾經,我也擔心身體,怕各種高,但是堅持鍛煉之后,更加注重合理飲食,更加注重持之以恒,更加注重心態。
3.長期寫日記,寫了一本又一本,這就是人生的財富,這就是最好的記憶,有時候,有些話,有些人,有些事,我們不去言說,但是可以記入日記,這位伙伴將全盤接納,我常常面臨一個真實的自我,在檢點中成長,在反省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日記,不僅使我的文筆越來越好,也使我的人生,在一步又一步的踏實進程中,走的更穩重。
4.每天讀書,讓我從一本又一本的經典書籍里,讀出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別人經歷的,我不一定要經歷,但是,當我們要經歷的時候,我們就有了答案。書本里,不僅有故事,有歷史,還有那么好的參考,秋葉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范三川的有事做的幸福讓我以做事為樂,不抱怨,稻盛和夫的活法讓我明白了如何才能活的更有意義,還有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帕斯卡爾的思想錄……
讀書,寫作,運動,寫日記,反思……這一個又一個的小習慣,構成了我的小生活。曾經我也生活在省城,看過華燈璀璨,5年前,我又回到了家鄉,遠離都市的繁華,與大山河流為伴,偏居鄉村一隅,過著很多人羨慕的慢生活。也許,有時候少了靈感,少了那種幻想,在鄉下,我依舊會寫些文字。沒有知音,書就是我的知音,沒有書,腳下的路,就是我的要讀的書。有書讀的時候,讀書就是享受,沒有書讀的時候,行路就是走向我的精神世界。
桐子樹下:一位愛讀書、愛寫作、愛行路的人。遠離都市繁華,偏居鄉村一隅。生活在農村,工作在基層,穿行在鄉間。喜歡文字,執著文字,癡迷文字。信守的人生格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