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掃除道,明白了做一件看似簡單,與工作無關的小事也能創造出輝煌。
現在這個社會,被豐富的物質、信息包裹著,吃穿不愁,但精神世界卻是匱乏、空虛,幸福感缺失。掃除道讓我看到了,打掃衛生也能讓我們磨礪心性,放下傲慢與偏見,與環境融為一體,感恩一切,讓自己發光發熱,去溫暖對方。
看似簡單的打掃衛生,其實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最重要是能否堅持下去,就拿打掃廁所來說,作者鍵山秀三朗不戴手套去刷馬桶、便池,普通人想想就覺得惡心,別說不戴手套去做了,但是他卻能幾十年如一日,把掃除當做自己的人生哲學,去踐行,去悟道,磨礪自己的心性,感染周圍的人,最后照亮整個日本,甚至全世界。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別說打掃公共衛生,就連自己的家都很少有人去清掃。我們不缺物質,缺的正是這份平靜的心,感恩一切的心。如何找到真實的自我,不被外界所羈絆,就需要從打掃自己的家或者所處的環境開始。
以前我不理解母親把家里的鍋碗瓢盆擦的錚亮,自己打掃就隨便刷洗一下,貪圖快,敷衍了事把它做完就行?,F在有家有孩子,要做飯,看著自己清掃干凈的廚房,每次進廚房就會很開心,所以現在一回家就想去打掃衛生,把家里收拾整理的干干凈凈,給孩子老婆一個溫馨的家,一進屋就有滿滿的愛,緩解他們各種不安與焦慮。
以前覺得打掃衛生只要掃干凈就行,看完掃除道,才知道日本人做事嚴謹,能放下一切把馬桶、便池刷的錚亮,沒有一絲污垢,不正體現了他們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的確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少說教,做好自己,感染周圍,周圍的人終究會被你感染。父親也是做事嚴謹的人,做事極其認真,我小時候做事馬虎,包括現在也還沒完全改變,小時候的耳濡目染,潛意識改變了自己,現在不敢說多認真,至少打掃衛生也會沉浸其中,給孩子一個榜樣。
只有你親身實踐,才能體悟其中的道:掃除使人謙虛、提高覺察、孕育感動、萌生感恩、磨練心性。正所謂:附身一撿,凈土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