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書少了表達也變得不夠精準,寫的字停了于是無數(shù)次想拼命回憶近些年的思緒也只剩下模糊。
成長是可見的卻似乎沒留下任何證據(jù),于是在這樣”深初夏”的早晨重新提筆,把那些陽光下的跳躍、深沉都努力銘記。
01
最近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工作、生活的節(jié)奏,見了一些人,培養(yǎng)一些新的興趣,制定若干新的目標,也嘗試做一些改變,讓看似枯燥平靜的生活激起一些漣漪。
清明小假期的休養(yǎng)生息讓人滿足,天不藍,風卻很溫柔,見了幾個曾經(jīng)路上的陪伴人,聽著她們的故事,似乎每個人都在艱難地奔赴下一場未知,有人家庭變故親人離世,有人職場煎熬疲于奔命,有人陷入迷茫停滯不前。
交談中無數(shù)次提及“深圳女孩”,她們大抵都是一類代表,在情緒奔潰后快速自我治愈的本領(lǐng)都爐火純青,索性我們還能在這座快速奔跑的城市彼此擁抱,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時間早已把人推到了要去面對生活殘酷的階段。
為了適應(yīng)新工作作息嘗試改變出行時間,來深許多年才真正見識了地鐵早高峰的人潮洶涌,地鐵口的百米長隊一眼看不到頭,地鐵里人頭攢動,寸步難行,被擠進車廂后的姿勢更是百態(tài)。
上學的小孩緊緊抓著扶桿,男人懷繞著女人,一個緊急剎車就能引來一陣嘩然,偶爾也會因擁擠摩擦而傳來幾句相互對罵的口角聲,旁人并不理會,有人全程閉目養(yǎng)神,有人高高揚起手機刷著小說,有人打開短視頻看得投入……
努力適應(yīng)的結(jié)果是放棄了這個讓清晨都變擁擠的作息,找回曾經(jīng)的節(jié)奏,避開了人群的擁擠,悠閑自在。
過來人說: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平靜。
02
改變就像是渡劫,不褪去一層稚嫩似乎就得不到新的安定,需要精力與勇氣。
適逢假期,朋友約去長沙散心,各種原因最終她獨自踏上了這段旅程,索性長沙還有大梅在。
大梅和我一樣都是畢業(yè)后留守深圳,前兩年在長沙買的新房裝修好后決定回去過慢節(jié)奏的生活,每次看到大梅發(fā)的新居照片都會心生羨慕,一家人在一起,簡簡單單,有自己裝飾的小窩,有愛她和她愛的人們。
朋友的小假期玩的開心,也生出許多感慨,探討起背井離鄉(xiāng)的意義,曾經(jīng)初入社會的青澀與懵懂也因現(xiàn)實中的行走而變得模糊,沒有被時間推著,適時改變,接納著生命每一個階段的洗禮(du da),終究回到了成年人的現(xiàn)實:你說有錢多好。
回城后的大梅并沒有過上想要的慢生活,換了一座城,繼續(xù)打工人,但她一定比從前更快樂。
03
小魚說:“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
老魚說:“可是你現(xiàn)在就在海洋里啊!”
“這兒?”小魚說,“這兒是水。我要的,是海洋。”
沒有人帶你去走前面的路,每一個分叉路口都只能獨自選擇,獨自承擔。
沒有人時常給你機會試錯,你需要把時間教會你的東西快速變現(xiàn),創(chuàng)造價值。
沒有時間讓你過多徘徊猶豫,當你停下腳步時能看清風景也會錯過風景。
每一次的疲于奔命,都是自我認知邊界的拓寬,世界看起來變大了,心也變的更加明朗,那些陽光的碎碎在海平面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