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消減參賽隊伍人數
卓大大,我建議消減車隊人數至兩人,增加參賽車隊數。今年我所在的學校的大二學長基本上一個人或兩個人做車,可是到后期一些和車隊學長玩的好還有經常幫學長打擾實驗室的五六個大一新生成了不同學長車隊的成員,比賽結束拿著和學長省一省二的證書,在學校的綜測中輕松領先,試問這樣的同學獲得的證書豈不嚴重損害了智能車大賽證書的含金量。如果智能車競賽都變成了討好車隊隊長的比賽,智能車賽對近一半人失去了意義。還望老師酌情考慮。
建議不要降低賽題難度
卓老師你好,我是一名非985,211的剛升大二的學生,上一屆智能車是跟大三學長參加的,今年準備和同年級的同學組隊,對下一屆的比賽充滿了期待。看到了大家在討論下一屆賽題的難易程度,我認為智能車比賽不應該有名校與非名校的區分,題目難度千萬不要降低,我們非名校的學生只要有手有腦子,就具備與名校學生競爭的潛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應該朝著更加優秀的方向,智能車比賽絕對不能后退。拒絕設置簡單組別,別讓智能車變成大水池子;拒絕設置年級組和名校組,統一比賽,統一競爭!
雖然我也有可能被各大名校給打趴下但是我不怕。
建議擴大自由構建車模范圍
卓老師,我覺得每年都出新車模,真的是太燒學校的經費了,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比賽車模必須由官方指定的車模構成,在比賽前交技術報告,說明車體的每一部分由哪款車模的某個部件構成,每個組別可以限制舵機型號,這樣即使在出新車模,大家也可以用舊車模的部件搭建車體,出新車模的目的應該是不斷優化,如果新車模的某一部分做的很好的話,大家肯定也會買,而且這樣搭車,就對我們參賽選手的機械構造能力有了極大的考核能力。
建議增加無線充電軌道組
小賽道直接在賽道上全程無線充電可行。這是在鋼梁上方區域鋪設的賽道。開源那個10W QI無線充電,改的諧振。
北京科技大學制作的無線充電軌道
諧振接收線圈可以從軌道上接收足夠的電能驅動電機空轉
建議提供通用招新視頻短片
卓老師,建議可以錄一段所以學校都能采用的。 背景可以放成十三屆總決賽的圖。祝詞的話可以是卓老師您的自我介紹加上“預祝各高校第十四屆智能車競賽順利進行”
深夜打擾,建議不要介意
卓老師您好,深夜打擾您。我是曾經做過兩屆智能車的老隊員,曾有幸保研,現已研究生開學。學生最近有一困惑,曾經做智能車的那群人,現在在從事什么方向的研究或工作呢?今年又有好多推免生聯系我導師,異口同聲都要學模式識別,學人工智能,反而硬件,嵌入式方面倒是無人問津。導師曾經做硬件的實驗室基本都轉為偏軟件的方向。學生想知道,曾經的智能車隊員們,或者做機器人大賽的隊員們,是否也被人工智能的浪潮沖刷了呢,多少人還依舊對硬件方向念念不忘呢 還有,我們這代人趕上人工智能的熱潮,到底該如何去面對,去選擇呢 學生愚鈍,困擾良久,深夜冒昧,特表歉意。
你所提到的各個問題挺普遍的。昨天和今天,作為班主任剛剛考察完自動化系自54班學生暑期實習的工作;大約85%都是做和機器學習和模式相關的實習工作,相反關于控制、電子沒有人做。這是現在工業屆突增需求所決定的;
?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電子、控制等工作沒有需求,只是暫時被突增人工智能需求所掩蓋了;
人工智能的熱度起起伏伏,這方面的需求也將會在一段時間內飽和的;?
在原來學習、參賽過程中你們所積累起來的基本技術也將會在未來遇到工程任務中發揮作用。
據我所知在嵌入式電子方面人才還是有很大的業界需求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