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去拉卜楞寺。與昨天不同的事,今天的注意點主要是在寺院的文化(因為路上遇到一些有趣的事,但自己又不懂,所以帶著疑惑在百度上查找,涉及歷史、文化、建筑等,記錄如下)以及動物上。
Ⅰ 藏學大學
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
拉卜楞寺宗教體制的組成以聞思(是其中心,又稱大經堂)、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全蒙藏地區的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筑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筑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各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涂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檐掛有彩布帳簾,大中型建筑物頂部及墻壁四面置布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部分殿堂還融合和吸收漢人建筑成就,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
Ⅱ 祈福
2.1 藏傳佛教認為,持頌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回之苦。
2.2 藏族同胞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供奉朵瑪盤、酥油花、使用轉經筒等等。
→朵瑪,意為“食子”,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祭祀的食品。朵瑪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傳佛教的教派廣泛用來做供品并成為了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糌粑,zān bā——炒面的藏語譯音,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
→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轉經桶等,與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
→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壽命增加,財富充盈。所以,在藏區常??梢钥吹饺藗兪謸u轉經筒,口誦“六字真言”的景象。
2.3 磕長頭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念^朝圣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翱拈L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里,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
2.4 西藏吉祥八寶
藏語稱“扎西達杰”,由八種吉祥的圖案組成:金魚、勝利幢、寶傘、白海螺、蓮花、寶瓶、吉祥網、金輪。八寶中的每一寶都有它深刻的含義,是藏族中最常見的一種圖案,經常在壁畫、絲繡和手繪的唐卡中出現,也常被刻飾在家具和木器上。
2.5 唐卡
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其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圣的佛的世界;所用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圣。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Ⅲ 寺院里的動物
一個詞,很祥和。[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