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xué)習(xí)筆記66,公孫丑章句上2-17、18、19》
? ?今天是丙申年丁酉月癸卯日,八月十八,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九一八事變紀(jì)念日。
2-17【"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辭命則不能也。’然則夫子既圣矣乎?"曰:"惡!是何言也?"】
? ?一,說辭、辭命,都是言語。
? ?公孫丑聽了孟子知言養(yǎng)氣的論述之后,生出一個疑問,問道:"當(dāng)年的孔門弟子,宰我和子貢的言語,都能合道理、當(dāng)事情,所以是言語科的高材生。再如冉牛、閔子、顏淵這三位,素有德行,所以,他們談身心上的體會就親切有味,是德行科的高材生。"
? ?"這五位各有特長。但是,宰我、子貢不足兼德行,冉牛、閔子、顏淵不足兼說辭,只有孔子則言語和德行兼而有之。但,既使這樣,也不敢自任,孔子曾經(jīng)說‘我于辭命,則不能也’。"
? ?"您說您知言,那也就是長于言語了,又說‘我善養(yǎng)氣’,那就是長于德行了。言語、德行,夫子兼之而不敢自任。而您卻自任兼而有之,這么說起來,您已經(jīng)稱得上是圣人了吧?"
? ?孟子說:"呀!這是什么話!圣人哪是輕易說的,你不用心體察我的話,這么輕易就以圣人許之,怎么能行呢?"
2-18【"昔者子貢問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xué)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 ?一,孟子一邊責(zé)備公孫丑失言,一邊又講解道:"圣人之名,不要說我不敢當(dāng),就是孔子也不敢以圣人自任。"
?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說:‘您稱得上是圣人了吧?’
? ?"孔子這樣說:‘圣人,大而化之者叫做圣人,哪是容易到得的,這不是我所能的。我只是‘學(xué)不厭,教不倦’罷了。"
? ?"子貢說:‘常人為學(xué),開始還能勤奮自勉,時間一長就生出厭心。您始終一貫地學(xué)而不厭,正是聰明天縱,深知義理之無窮,所以保持一貫的深造而不曾止息,這是智;常人教人,開始還能啟發(fā),時間長了就生出倦心。您誨人不倦,正是仁心自然,這是仁。既仁且智,夫子已經(jīng)稱得上圣人了。’"
? ?孟子總結(jié)道:"圣人這個稱號,孔子都不敢自居,而我的學(xué)問,遠不及于孔子,你卻這么輕松的把圣人的稱號安到我身上,你這是什么話?"
2-19【"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曰:"姑舍是。"】
? ?公孫丑見孟子不敢以圣自居,又問道:"過去,私下里我曾有耳聞,孔門弟子個個都學(xué)圣人,但其學(xué)力不同,所得不同。比如說,子夏、子游得圣人的文學(xué),子張得圣人的威儀,又如冉牛、閔子、顏淵則氣質(zhì)不偏,義理完備,已得圣人的全體了,但都局限于形跡,沒有廣大。"
? ?"您既然不敢比孔子,不知在這幾位當(dāng)中,請問您自居于哪一種呢?"
? ?孟子說:"暫且不談這個。"
? ?孟子的意思是,立志要大,取法要高,這幾位雖為賢人,都不是我所要處的。
? ?曾國藩先生教子弟說,小賢為友,大賢為師。孟子雖不敢當(dāng)圣,而愿學(xué)圣人的意思,已是明白了然的。
【學(xué)習(xí)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