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慎初次上朝,正好趕上萬將軍剿匪凱旋歸來,將王隆救回。
文帝知道袁慎有驚世之才,打算命他調查王隆一案,不成想卻被凌不疑截胡。
凌不疑打斷文帝,當即拿出文修君的一切罪證,還建議將王淳父子罷官。
看文帝當時的表情,皺著眉頭,三分生氣,七分憤怒,不怒自威。下屬呈上來的證據,看也沒看,直接摔在龍案上,眾人皆驚!
那么,凌不疑為何打斷文帝下旨,不愿讓袁慎調查王隆呢?原因有三
01 保護太子
眾所周知,文修君和宣后是表親,王淳屬于外戚,是太子一黨。
可這個王淳無才無德,縱容自己的孩子囂張跋扈,又約束不了自己的妻子文修君。
他作為車騎將軍,是太子一黨,太子把他當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王淳非但沒有真才實學,還喜歡與樓太傅一起打壓新人,導致別人沒有出頭之日。
這次王隆擅自出兵剿匪,本是文修君為了一己之私,打算讓兒子將剿匪所獲,送到壽春貼補自己的兄弟。
奈何,王隆本事不濟,不但沒有成功,還被賊人所擒。
太子任人唯親,為了給王淳父子求情,先被文帝狠狠訓斥,又引起朝臣的不滿。
若不是程少商給太子點撥,讓他給皇帝打親情牌,否則不知太子的后果會如何。
文帝感念太子顧念親情,又孝順,特賜下虎符,以安東宮,打消朝臣易儲的想法。
可太子太過憂心虎符安全,連夜轉移,卻將虎符丟失。萬將軍出兵請走的虎符,是霍氏虎符,并非皇帝賜給太子的虎符。
若袁慎調查王隆,虎符丟失一事,必將瞞不下去。丟失虎符本就是大罪,還隱瞞不報,以舊亂真,更是罪加一等。
為了太子安危,凌不疑冒死也要阻止查下去。
02 隱蔽自己
前面有個劇情,文修君傳給兒子王隆的信件,被凌不疑的人截獲。
凌不疑正愁,無法將王淳父子罷官,看到信件,將計就計。將信件原路返回,又派人故意給匪寇提前透信,讓他們好有所準備。
王隆之所以被賊人所擒,這里面少不了凌不疑的設計。
袁慎如此聰明,若讓他去查案,那不得查個水落石出。到時,凌不疑的所有計謀都將被識破,還有可能會因此惹禍上身。
03保護少商
王淳父子案件牽扯甚廣,無論是誰查,相信凌不疑都有辦法全身而退。
可唯一不在他預料之中的就是程少商,之前為了幫太子脫罪,程少商竟擅自做主,偽造假兵符。
若不是凌不疑一直讓人盯著東宮,盯著太子妃,發現程少商有所行動,為了她不得不送出霍氏兵符,才沒有在萬將軍驗兵符時露餡。
可若有人特意去查,那么程少商偽造兵符的事也將敗露,太子丟失兵符,只是看管不利,罪過遠不及少商的偽造兵符。
偽造兵符,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凌不疑也不能任由皇帝查下去。
無論是哪種緣由,凌不疑都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王隆被擒后,他便開始搜集證據,只待時機成熟,在眾朝臣面前,將證據擺出,到時無論是誰,再也沒辦法偏袒王家了。
這種無聲無息的連環計,既保護了自己想保護的人,又借由他人手罷了王家父子的官,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能驚嘆一句,運籌決算有神功啊!
(注:本文為淺小麥原創,歡迎訂閱關注,轉載文章請注明出處,未經授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