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行動管理模塊的內容偏重工具實踐,所以本次復盤側重行動管理方法的應用心得體會,總結復盤如下:
一、時間管理矩陣
在個人時間管理的實踐中,因為還是學生的緣故,投資時間屬于我的大塊時間,以讀書、摘抄、學習為主。這一部分的時間對自我提升非常重要,我也一直盡力保證這部分的時間長期持有。但更多的時候,也存在不得已的情況。因為平時還涉及到學生工作的處理,幾乎每一天都要執行一些任務,而這些任務也會占據我大部分時間,特別是在校期間,我常常會感到焦慮、壓力,甚至懷疑還想要放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也跟我本身的性格有關。想要的很多很多,難以取舍,這也揭示了一個問題:我還沒有找到正在想要的東西,因此無法在心中衡量出事情的輕重緩急。在經歷了目標管理和行動管理兩個模塊的學習后,我對自身的心意所向、自己安排的時間的偏重性有了新的認識,所以在新學期,我的工作將進行一些調整,盡力達到理想的時間規劃矩陣。
二、規劃時間
1、初階:黃金時間的分析和利用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時間利用也有一定規劃,形成自己大概的生物鐘。比如,上午12:00前常進行課程學習、學生工作的處理,15:00后進行英語學習;18:00后進行積累摘抄;晚上留著大塊的時間用來讀書;通常在深夜寫稿。這是我自己對于時間的利用,這個時間表我用起來很舒服,自然效率也就高一點。因為我上午注意力集中一點,所以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上午處理,午飯通常推后到12:30解決。為了讓下午更有精力,我假期會多預留一些時間午休,特別是在夏季,午休后心也比較靜,很適合學習。經過下午的學習,也比較累了,我會干一些輕松的事,抄抄積累,換一下腦子。夏季夜晚我通常比較浮躁,心難靜,我會讀一些東西,不讓自己閑下來亂想。我經常在深夜寫稿,比較有靈感,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受打擾,思路寬廣也很自由。這是我自己的時間利用習慣,我也不是只指望在黃金時間來完成任務,我是在自己的習慣上進行不同的任務,全天都可以利用起來,并不是說沒有玩手機、看劇的時間,只做一個完成任務的機器人,而是在任務完成后的轉換時間進行娛樂,有松有弛,效率更高。
2、中階:重要性與緊急性、時間的價值
我在接到任務時,會在隨身的本子上設置截止日期前一天的時間作為自己的截止日期,留有風險控制的時間,不讓所有的事情趕在一起,為自己預留時間。在時間利用方面,我還有一個習慣。有時候非常想看劇,這在時間管理矩陣中屬于閑耗時間,又因為我本身是文學專業,對戲劇影視文學特別感興趣,我就把看劇的閑耗時間轉化為投資時間,留意劇中的臺詞并抄寫下來,由此我不僅達到了看劇的目的,獲得了情感上的愉悅,也能進行一些戲劇影視文學方面的學習。
3、高階:事件分類系統
之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時間分類,只是做簡單羅列。課后作業使用了“林菠蘿的時間日志”,劃分很清楚,一目了然,回看和總結都很方便,這個形式適合長期使用,我已經get到啦!
三、過程控制
在過程控制方面我深有體會,雖然每個人的權責劃分明確,但是我在完成自己的部分后會盡力幫助他人。這一點在大學特別常見,社團、組織里的部員緊緊聯系在一起,個人的能力與眼界都有局限,只有通過交流協作,互相幫助才能讓事情做到更好。我也很認同課程中的一句話“打開一扇小門,向外界輸出信息,擴大影響,讓工作錦上添花。也只有自己的事情做到完美,影響力在無形之中得到提升,提出去的建議才能被更多人聽到。”
四、他發干擾和自發干擾
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總是被頻繁打斷。通過課程的學習,我糾正了自己的工作習慣,對于不緊急的微信消息,利用零碎時間集中回復。使用時間分割法,將我的時間分為生產者時間和管理者時間。使用斷點記錄法,在被打斷后,記錄下手頭上的工作進展,以便再回過頭時能快速恢復狀態。觸發心流體驗,主動平衡技能與挑戰,也是能讓自己獲得進步、完成任務的好方法。
五、使用適合自己的工具
這些天,學習社群里班班分享了很多好用的工具,每個小伙伴也都交流了自己在使用工具過程中的感想。我一直以來用得比較順手的工具是番茄ToDo和時間表兩個APP,番茄ToDo會讓我不自覺得就自律起來,看到每天的專注時長非常有成就感,回看也能知道自己在這一天干了些什么,固定一些事項,比較適合做事規律的人群。時間表是一款非常簡潔的APP,我前一天會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羅列在表中,沒有復雜的分類,一目了然,對于特定時間進行的事情也可以設置提醒。
六、偽完美主義和完美主義
追求完美沒有錯,我們都喜歡做事能盡善盡美的人,但追求完美并不是我們逃避作為的借口。要先去做,再談完美。有點缺憾和瑕疵,會讓自己進退更自由。開局可能不完美,讓我們有承受槽糕的能力,才能小步快跑,敏捷迭代。偶爾的不完美,別人才會原諒你,也因為愿意追求完美,所以別人才會欣賞你。你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因為追求完美,不敢去做,而讓生命留下遺憾。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并不抗拒失敗,也不期待一切盡如人意,但只要開始了,就不會放棄改進的機會,讓結果變得更好。
七、MVP思維——小步快跑,敏捷迭代
就像IDP的核心是“做”一樣,MVP思維也是要去做,先去做,再做好,給自己一個靈活的心理預期,低成本快速試錯,再通過反饋不斷打磨、修正,創造出正向價值,這才是進步呀!
八、MEPS行為干預模型
MEPS行為干預模型從心理干預、環境準備、方案設計、監督執行四個方面進行設計,從主觀和客觀,內部和外部對行動目標進行干預,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自律、克服拖延。
正如課程中所說“你對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個人成長的速度”,我們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可控的,明白每一刻自己該做什么,將精力放在值得的事情上。但也有許許多多我們不能控制的突發狀況、風險意外,我們并不奢求百分百掌控自己的人生,但只要我們能將可控的部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這樣的人生,就是值得的、成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