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我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年輕有為,畢業沒幾年就坐上了大公司的高管位置,管著百十號人,一年的收入也頗豐,按理說,也應該爬上了金字塔的中高端位置了。
但他顯然過得很焦慮,很煎熬。公司的業務由于市場環境的影響,做得異常吃力,團隊里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利益紛爭需要他去調解,他說,真的是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這五個字的分量有多沉。
當然,由于自己的精神狀態太過緊繃,他的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影響,他自己很難松弛下來,于是便容易和自己的家人因為瑣碎小事,產生言語上的矛盾,在家待著,也開心不起來。
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生活過得像打仗,我都像個逃兵。
02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像打仗,這得有多辛苦?
生活不是披上鎧甲,拿起武器,去占領一城一池,去爭個你高我下,沒有那么激烈的,也根本不需要那么激烈。
生活不過是一日三餐,一蔬一飯,陽臺上種盆花,沙發旁躺著一只貓或狗,和家人和和氣氣,說幾句玩笑話,打開電視看電視,關掉電視去睡覺,這就是生活,平常而又愉快。
以前看齊白石的畫,畫的對象要么是水里的蝦、要么是一棵根上還帶著土的大白菜,都是尋常的物品。看豐子愷的畫,都是家常的場面,小孩放風箏,大人喝茶泡腳。讀汪曾祺的散文,居然每道家常小菜,一盤涼拌青菜都能寫得讓人垂涎三尺。
這些大藝術家大概都早已窺探到生活的真義:美,都在尋常生活里。懂得品鑒這份平凡之美,才算懂生活,懂藝術。
03
看看有些人,過得有多累?身累!心累!形累!神累!
一畢業就想買大房子、一工作就想趕緊升職加薪、停不下來的消費欲望、怕在任何一個選擇上出錯….
究其原因,是想過得最大利益化,而且最好一點決策失誤都不要有,直奔最佳目標。
正是因為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態,所以總顯得有些慌不擇路,恍恍惚惚,無法沉下心去體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一日三餐都吃不好,對親近的人的關心缺失,逐漸失去了養花看書的耐心。
有多少人,在這樣的疲于奔命的路途中,忽略了這些重要的東西,而身陷生活的泥沼。
04
有時候,我們真的要問問自己,我們追逐的東西真的那么重要嗎?
如果說我們追求財富、地位、聲望、成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的話,我們在追逐的過程中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是不是這樣的追逐注定是一場失敗?
自從工業社會出現后,專業化分工開始將人的屬性進行機器化,高效率的社會生產是讓我們的物質開始前所未有的豐富起來,但同時也讓我們的內心開始被抽取榨干。
越來越多的職場心理疾病讓年輕人飽受其苦,無處不在的比較和競爭讓人焦慮不安。這一切,是因為我們,走得太急了。
慢下來,是一種哲學,梭羅慢下來了,他走入森林,在瓦爾登湖旁邊的小屋里,看星辰,聽蟲鳴,他寫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之中,過得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都剔除得干凈利落。”
你不必像梭羅一樣,真的去找一片湖,一座小屋。但或許,你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慢下來,在內心中搭建屬于你自己的一片瓦爾登湖,和那座安放你躁動靈魂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