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關于婚姻有句名言: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其實這句話不僅僅可以形容婚姻,還可以形容工作環境、生活圈子等等。)
相信每一個深陷戀愛當中的人,無論男女,只要是真愛對方,在戀愛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對方的面前。
比如:出門的時候會糾結于穿哪件衣服、配哪雙鞋子,穿好之后,頭發一定要梳了又梳,在鏡子前面照了又照,還要對著鏡子念念有詞,念的只是見到對方后想說的話。戀愛的時候,男的大都精神、熱情、勤快,大方,彬彬有禮,女的大都溫柔、明艷、干凈、明理。
這些可以說是戀愛時候的正常表現,也可以說是一種人為的重視,一切只為吸引對方,展示自己,希望在對方的心中留下一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而結婚之后,兩個人日夜相處,一同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各自退下某些偽裝,互相熟悉到對方身上某個隱蔽處有一顆痣時,一個人如果不是從小養成的生活好習慣,或是閱歷、修養真的達到了一定的層次,那些雞零狗碎、一地雞毛的事會讓圍成中人爭吵、比較、反思、冷戰甚至暴力與揚言離婚。
在各種經歷之后,如果還真愛對方,愿意一起繼續生活,大多會選擇最折中也是相對合適的一種生活方式——求同存異。
我們不再是5歲的孩子,不會相信“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完結篇。
哪怕是被大家供為典范的才子佳人配,如梁思成與林徽因,楊降與錢鐘書,他們的婚姻路上也有人情世故、家長里短的煩心事,只是他們會把這些煩惱合理化解,把夫妻共同喜好與愛永存心中,讓婚姻的小船風雨過后依然揚帆前行。
即使愛情有時候沒有一個好的結局,就要抹殺掉曾經的美好嗎?愛情不應該是一個向上天索要結局的東西,它是一種感情,感情讓我們的生命變得飽滿,那些快樂、興奮、憧憬、期待、忐忑、嫉妒、平靜,以及高潮,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在時間的河流里沉淀成生活的寶石。
如果每個人都報著必死的決心去享受愛情,世上就會少很多怨憎。愛不應該有規范、擔心、恐懼、教條。愛就是愛,坦坦蕩蕩的荷爾蒙相互吸引。兩個人滾床單,聊天,旅行,看電影,吃飯,知道它會消亡,所以更珍惜每一刻的感受。當它壽終正寢,即便其中一人意猶未盡也必須承認它是兩個人的互動,那個人一定要走,心中必定是不愛了,一個不愛的人鐵心要離開,那是一種幸運,幸運自己可以及時止損。
話是這么說,文字也是這么寫,但現實的婚姻內依舊有很多怨婦和被棄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呢?那是因為——弱者心態,一種特別容易有的受害者心理。
我們在戀愛時、婚姻中不知不覺就會自設結局。比如因為我愛你你就必須愛我,因為我把最好的時光給了你,你就必須一輩子對我好。這不是愛,這是控制。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要控制ta,大概你愛的每一個人都會慢慢拿走你的這個權力,最終你變成怨偶。
其實在愛情里沒有受害者。(那種人為設計的欺騙與陷阱不在此類)不管男人女人,如果單純想解決生理問題,方法有很多,還不浪費精力,談戀愛無疑是最耗費時間的選擇。所以我覺得所有的愛情都有它真實沖動的部分,可能諾言壽命短暫,但在那一瞬間也是真情流露,即便有謊言,謊言也曾給過我們慰藉。如果結局不滿意,那就在遺憾中總結經驗,為了遇到下一個人的時候做得更好。在不滿意的感情中,我們要承認自己的選擇、輕信、目光的局限性。但是任何感情都有甘甜、有苦澀,這是生命向外圍拓展的東西,它讓你變成更豐富的你。
老公很多次在公開的場合這樣說:什么是好的夫妻關系?就是兩個在一起很開心、快樂。夫妻兩人在一起生活就是求同存異,兩個人在一起合得來,那就多在一起,一起不開心,那就不要經常在一起,各自去找自己開心的事情做。
我最開始聽到他這樣的言論很不開心,我私下的想法是:你的言下之意就是跟我在一起不開心,你就可以找別的女人去開心了?你這樣把我置于何地?可曾在乎、尊重過我的存在與想法?我很委屈,很不甘心。
直到后來的后來,我想開了,我為什么會感覺到委屈與不甘心,是因為我一直處于弱勢,我一直在為他人而活,一直死死的生活在依賴他人的生活之中。一句話,我不夠獨立。
當一個人足夠獨立的時候,與人相處不就是求同存異嗎?兩人一起開心,那就在一起,不開心,就各自反省。何必糾纏得讓兩人都不開心呢?夫妻在一起是依靠而非依賴。
亦舒有一句話講“人的天性就是如此涼薄,如果拿更好的來換,一定舍得。”
有時候我也會和老公探討到底什么是愛情與婚姻。也曾經有一個年輕的女孩(或者是女人)與老公有很頻繁的甚至很曖昧的微信互動,(對,我很不道德地偷看老公的手機,看了她的照片,化著濃妝,看著比我漂亮,不過是仗著年輕罷了,老娘也年輕過,不化妝都很漂亮。)而我遇到的誘惑里面也有比老公經濟實力牛逼的。最后我們都沒有換人,是因為對我們來說,“更好的”里面包括了感情。“更好的”不僅是硬件的對比,還有那些默契,歡笑,一起走過的路,一起唱過的歌,一起生過的孩子,一起規劃的未來。我承認亦舒的那句話講得很對,但也有特殊的東西,比如那些那么多的“一起”。
這些年的奮斗和打磨都讓我們具備了“單身力”,這樣多好,如果有一天我們中間任何一個人變心,我們只需要告訴孩子,我們在很相愛的時候有了你,然后我們的感情有變化,我們遇到了更合適自己的人。每一樣東西都有壽命,連地球都有壽命,所以誰有資格要求愛情必須至死不渝呢。
享受當下,感恩過往,相信每一次擁抱時內心的深情,相信每一次接吻的陶醉,相信每一次做愛時身體深處的顫抖,相信付出的快樂和被珍視的感動,相信愛情必有離別。但是首先要相信愛情的真實存在,不管它是一瞬間,一段時間,還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