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既是八月初三,又是九月九日,“出門三六九”,陰歷、陽歷都占了,是個適宜出行的好日子。
我們家的小神獸,為了參加9月11日在廈門本校區的托福考試,也在今天提前返校了,正式開啟大三階段的學習生活。
回顧剛剛過去的暑假,自6月底回來,兩個多月的時間,在我們看來,兒子的生活還是比較忙碌和充實的。
首先,假期規劃和時間安排得比較緊湊,其中主要的幾項有:
1、實習30-45天;
2、背提45-60天;
3、托福聽力訓練及備考;
其次,以上實習及學習的各項計劃進展的也比較順利,是在專業學習之外,更好的實踐鍛煉及能力提升。
唯一的小遺憾,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原定的休閑江南行擱淺了,以至于整個假期都沒有出過青島,最遠就是一起爬了爬嶗山,溜了溜海邊。
吃吃喝喝的小聚倒沒斷下,一個假期里,忙中偷閑見到了很多的家人、親戚和朋友們。
在這些歡聚的日子里,增進的不只是大家的感情和彼此的了解,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又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學著傾聽,學會表達,酒桌上的文化和禮儀,對孩子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次聚會上,年僅4歲多的小表妹被媽媽建議敬個酒說句話,結果小家伙忸怩了半天也沒完成,還急出了一身汗。事后兒子說,她還那么小,不敢說很正常。大人不能逼她。想想也是,他小的時候,應該沒怎么被要求過吧,反正沒太有印象了。直至到了初中干了班委,才因為主持班會慢慢鍛煉的吧。記得當時我表揚他的時候,他好像跟我說過,臺下的家長看不出來,其實講臺后的他,腿一直是抖的。我相信他說的,誰能第一次就大大方方的面對眾人,說話自如呢。記得曾看過的一個影片《國王的演講》,地位的提升、演講的需要以及口吃的缺陷,使主人公掙扎在自信和自卑之間,走出這一段真的太難了。你在旁邊看著也干著急,但必須得他自己走出來才行。很多事情都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為什么有的孩子上來就能侃侃而談,或許是你沒有看到他開始起步時候的樣子;為什么有的孩子一直就那么膽怯,改變不了呢?或許與充分的鍛煉有關,也或許性格使然,不能強求的。我深以為然。順其自然就好。
這個假期,讓我很苦惱的還有兩件事,一是兒子的體重,二是臉上的痘痘。
輕飄飄的,就是不見長啊!一個假期增了沒幾斤。我也是沒招了。不是運動型、更不是肌肉男,天熱,也不能要求他加強鍛煉,只能隨他去。輕輕地來,又輕輕的回去了。(汗顏)
臉上的痘痘也是,我各種詢方陪他折騰,最后還是見效不大。臨走的這兩周,都想著去美容店試試了。還好,這時開過美容店的好閨蜜徐老板給力,從外地跑過來,自帶工具,給他用針挑破清毒,清潔,果然效果明顯,第二天就見痘痘萎縮了下去,開始有明顯的結痂干癟現象,臉再經過發泡后的洗面奶深度清潔,也干凈清爽了許多。她還給推薦了同仁堂敷臉的中藥膏,我也一起給用上了。
兩三天后,看著有了好轉,我忍不住跟她抱怨,你為啥不早點來給他弄弄啊!搞得我焦慮了一整個假期。閨蜜有點不好意思似地半開玩笑地說,“你這是在批評我嗎”?我趕緊說,不是不是,孩子是夸你技術好,早來沒準現在都已經好了。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這個暑假最熱的討論是圍繞著K12孩子的課外輔導和培訓展開的。網上的聲音很多,現實的討論也沒斷下,各種聲音不停地灌進耳朵。
其實自己的孩子大了,也就是關注而已。已經影響不到了。
但也為正處于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們捏一把汗。假期里小聚期間,也聽到了各種版本的陪讀、陪學故事,家長們各種用心,各顯身手,我都覺得自愧不如。我想,陪著孩子一起度過這12年大部分都不會太容易的。
過來人都是深有體會的,雖各不相同,但滋味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