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文字和故事總是能深入人心。在這部小說里,我試圖假借一位生活在明代的小文人,訴說他曾在黃河岸上生發出來的故事和情懷,借以描寫故土,抒發世若春夢之感,亦試圖窺探文人小說繁盛的那個遙遠時代……
44.
“梅犀一夜醉恣懷,楠木香沉不弄乖。半壁嬋娟懷靜默,玉心偶落見誰來”。
陶寶山還未走近俯亭,便看到不遠處有一白衣女子俯著朱欄,輕語呢喃處,飄出幾句詩來。
“小姐好雅致、好才氣,就這四句七言,怕是連許多男兒都是作不出來的”。
陶寶山本就喜歡讀書作詩,聽到這般玲瓏剔透的句子,也不管是否有失禮常,不禁對著那女子說出聲來。
“哪里來的野漢,擾了我家小姐雅致,還不趕緊退出去”!只見一個丫鬟打扮的小姑娘從亭子里探出頭來,向著陶寶山說道。
“放肆,這是本府通判陶大人。你這小丫頭,驚了我家大人的道,還不趕緊向我家大人賠禮”!沙校尉聽到,難免心里不滿。
那白衣女子聽到這邊動靜,心下一動,向丫鬟使了個眼色,便離了欄桿,走到俯亭廊下,對著陶寶山施了一禮說道,“小女子見過陶大人,早就聽父親大人說起,陶大人剿了河口匪賊,為蘭州府除去一難,今日得見,真是有幸”。
陶寶山趕忙回禮,抬頭看時,只見那女子儀容韶秀,有著說不出的清絕脫俗,她穿著白色薄紗綺羅裙,身姿曼妙,墨黑的長發如綢緞般輕柔。眸如空靈,唇若櫻瓣,純稚無邪。微仰的臉精美剔透,溫和的黑眸溢出無波無瀾的淡然,卻如深海般難測。
陶寶山一時看的呆了,喪妻一年多來,他從未像今天這般心神動蕩。那白衣女子就像是寫在秋日的詩一般,有秋日的韻味,仿似午后的溫煦,薄暮細雨的落寞,觸動了陶寶山藏在心內溫情的守候。
45.
“俗身唐突了姑娘,還望姑娘見諒”。
“大人言重了”。
“方才姑娘說,從令尊口中聽說我剿匪的事情,不知令尊是?”
“家父是肅王府書堂官,想必大人之前在肅王府時見過”。
陶寶山一想,肅王府的書堂官名喚令如海,深得肅王喜愛。之前在肅王府時,還曾一起陪同肅王吃酒吟詩,那令如海腹有經綸,難怪他的女兒會有此才氣。
“原來是書堂官家小姐,本官這廂有禮了”。
只見那令家小姐向著陶寶山行了一禮,然后輕啟皓齒說道,“大人今日上得白塔山來,可也是為了欣賞這金城的秋景”?
“小姐聰慧,本官今日正是為了這秋景而來。本官到蘭州府已經四年有余,只是之前一直在永登供職,到蘭州府一年來,又不曾仔細游覽過金城,恰昨日一場好雨,又得今日之閑,想這雨后的金城必定是有一番盛景,于是便上得山來。卻不想在此處遇到小姐。敢問小姐,可也是為了這秋景而來”?
令小姐聽了陶寶山一席話,頓時覺得這陶寶山并非像眾人口中所傳那么簡單。“原本以為大人是統兵能手,如今聽大人說了這番話,方覺大人心中亦有丘壑,不由得讓小女子佩服”。
“小姐謬贊了。本官閑暇時也喜歡填些詩詞,方才聽見小姐吟的那幾句詩,才氣中透著些許雅致,實在是非常人能所及”。
“不過是隨口胡謅的,讓大人見笑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可以點贊添加關注哦。我會繼續努力,寫出更好的文章。
您的支持是給我最大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