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兼作家的美籍波蘭裔女士 Jeanne Chall 博士 1983 年在紐約出版《Stages of ReadingDevelopment(閱讀力進階)》一書,在書中,Jeanne Chall博士將美國孩子從閱讀入門,到閱讀流暢的過程,劃分成六個階段。
入門到流暢-六大階段
在第一階段,美國孩子喜歡聽大人朗讀繪本。通過聆聽重復的聲音從而讓語言進一步內化。
在第二階段,孩子時不時猜測單詞。通過猜詞,孩子逐漸明白閱讀既包括“看字”的過程,也包括“理解”的過程。
在第三階段,孩子不斷熟悉字母與發音的關系,并通過簡單的書籍,體驗流暢閱讀,培養閱讀自信。
在第四階段,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孩子把閱讀,當作了解世界,獲取知識的窗口。
在第五階段,孩子閱讀各種觀點的書籍,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字面意義,而是能回應文本,能夠提出疑問。
在第六階段,孩子成為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識的閱讀者。
以上美國孩子的劃分階段,但對于中國孩子也有借鑒,依照這個階段劃分,中國孩子的英語閱讀教育存在這樣的現實問題:中國孩子的英文瓶頸大致自第三階段開始出現,從繪本書、橋梁書,進入章節書閱讀,明顯感到難點增多。不少優秀的孩子,在跨過第四階段之后,很難走向第六階段。
第一個階段也是啟蒙的階段,啟蒙做不好,越到后面越困難。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了大量的資源但始終不注重語言學習的內化效果,導致很多孩子在第一步就已經落后了。
所謂內化語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個單詞”,而是“一個話語”。比如,孩子反復聽過“I like the dog. Ilike the cat?!敝?,孩子吸收的語言,并不是孤立的單詞“I”, 也不是孤立的單詞“like”,而是像“I like……”這樣的話語結構。日后,孩子想說喜歡什么的時候,就會直接調用“I like…”表述自己的喜好。
繪本語言簡單,大多一頁僅一句話,句式經常重復,孩子喜歡簡單的文字,也喜歡重復的句式。大人的朗讀,有助于孩子內化語言。
在這個階段,孩子常常利用繪本的畫面提示,一邊看書,一邊復述念過的故事。孩子往往并不認識書上的單詞,孩子只是通過復述故事來假裝閱讀。這么說,只讀一遍是根本達不到效果的。
繪本到底應該怎么讀?讀幾遍才好呢?今天,Cino就給你們帶來了繪本閱讀小技巧,趕緊學起來吧!
原則:同一本書至少讀三遍!
如果家長想要幫學齡前和小學低年齡段孩子提高英語自主閱讀能力,親子共讀是必不可少的階段。
家長可以挑選一些寶貝感興趣的材料,從陌生詞匯學起,結合閱讀互動和閱讀結束時的復述和回顧性活動,讓孩子將整本書的詞匯、句型、語法點吃透,這樣,同一本書至少要讀三遍以上。
這三遍應該怎么讀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方法會有所不同:
【學齡前兒童】
這一階段的孩子往往缺乏音形對應的能力,他們可能只認識極少單詞,也很難用英語表達整句。在孩子學習自然拼讀之前,建議家長選擇簡單的繪本故事,以家長朗讀為主。
第一遍:熟悉基本聽說
父母將繪本故事中的內容表演出來,孩子只需認真聽,或者跟著家長一起重復主要句型。這么做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熟悉基本聽說,培養閱讀習慣。
第二遍:將所聽與所見對應
孩子了解故事大概后,建議家長播放原版音頻或自己朗讀,同時,要求孩子將聽到的內容與書中圖片一一對應,幫助孩子進一步熟悉故事情節。如果孩子聽兩遍還不能完全理解,家長可以再多讀幾遍。
學齡前兒童喜歡簡單的重復,所以,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絕對不排斥多聽幾遍,所以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會失去興趣。
第三遍:關鍵句型和情節表演
學齡前兒童對死記硬背不感興趣,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輸入,孩子也不會用整句表達。
為了讓學習效果最大化,家長可以結合孩子喜歡表現自我的特點,帶領他們一起做簡單的表演,并根據故事情節制作手工道具,將重點語句排練出來。
通過這一過程,幫助孩子理解重點句型,提升口語能力。
【小學低年級兒童】
對于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大聲朗讀的能力培養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英語語感,同時還能提升自信,加深對單詞、句型的記憶。
閱讀前
建議家長先幫孩子預習書中重要單詞,試著讓孩子用拼讀的方式,將它讀出來。再配合一些單詞卡游戲,幫助孩子記憶和復習。
接下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瀏覽書的封面和目錄,讓孩子猜測書本大意,再根據封面找個主題,詢問一些與孩子生活相關的問題。
以繪本故事《浪費的愿望》(Wasted Wishes)為例,可以先問孩子通過封面圖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的愿望是什么?
閱讀開始第一遍:大聲朗讀
在第一遍閱讀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分段朗讀,朗讀過程中,家長不僅要幫孩子糾正發音,同時也可以結合上下文,和孩子進行互動問答。
同樣以Wasted Wishes為例,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問:Do you know what a forest is?你知道什么是森林嗎?
A forest is a place with manytrees. It is far from city.森林是有很多樹的地方,它通常遠離城市。
家長也可以結合故事情節,向孩子提問:The wood cutter was about to cut down the tree. What happened?
伐木人馬上就要砍樹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第二遍:流利跟讀
如果說第一遍朗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熟悉情節,訓練正確發音,那么第二遍則重點提高流利度。這一過程,建議家長讀一段,或播放一段音頻,孩子讀一段。
第三遍:獨立朗讀
從親子共讀的閱讀前準備到前兩遍朗讀,大約會花半小時左右,為了保證更好的閱讀效果,家長可以將第三遍親子共讀放在第二天。
所以,第三遍親子共讀時,可以讓孩子先獨立朗讀,家長再幫助孩子復習陌生詞和常用詞,比如What is a forest? (Forest是什么?)讓孩子來回答,幫助記憶。
第四遍:復述故事
在孩子第四遍閱讀時,家長可以根據讀本中的插畫,做一些提示圖片卡,或者,寫一些關鍵詞,讓孩子根據提示,瀏覽全書后,復述讀本中的內容。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的口語能力,另一方面,鍛煉孩子概括和復述能力。
第五遍:做書后的閱讀理解題
許多讀本的最后都會有閱讀理解問題,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題目,讓孩子回答。
第六遍:全書總結
最后一遍閱讀時,家長可以讓孩子按照如下格式,寫一份全書總結:
Book title
Characters
Setting
What happened? First…next…then…finally
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培養概括總結和思維能力。
寶爸寶媽在家也可以試著按照這些方法和寶貝進行親子共讀,只有在小時候打好基礎,寶貝進入小學高年級,才能夠養成自主閱讀英語原版書的好習慣。
最后,提醒寶爸寶媽一句,一定要選擇孩子喜歡的原版書進行親子共讀,否則,讀那么多遍,寶貝一定會覺得無聊的喲!
Cinostar線上分級閱讀贈課活動還在進行中,愛Ta就給Ta最好的教育,好教育從iReading開始,各種英文繪本,英文視頻任你學,分享即可免費領取,最高可領取48課時,趕快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