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想象到之前剛迷上簡書時的興奮,但是很快,接觸的多了就會看到很多不太愿意看到的問題,當然這些是我個人的觀點。
想先扯一些自己的經歷
記得去年寫一篇有關法制史的文字,為了裝13選擇寫和日本學者仁井田升的《中國法制史》有關的東西,最后發現裝大發了寫不出來,就在網上找資料,誰知度娘上剛好看到有一個人的新浪博客上寫了篇這本書的讀后感(后來加了好友),于是就照抄了很多。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博客上竟然這么多有意思的人,于是就注冊了賬號,打算以后常駐寫作交友,可沒過多久就發現來我博客的基本上不是營銷賬號就是色情博客,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博客看法越來越多,除了上面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無法便捷的找到非名家作品;于是我嘗試著去了解博客的原貌,結果發現沒有專門的列表按照時間的順序排列大眾的文字,也根本沒有一個便捷的途徑去了解那些平凡人寫的東西,加上大量過分的主頁廣告和噱頭、標題黨橫行,最后變得索然無味。
由此我對博客的評價變的相當惡劣,它已經不再是只專情于文字和思想的人的理想生存地。之后我開始尋找有關文字的更純粹的平臺,我想過豆瓣去過散文吧,但豆瓣不太像是寫作的地方,散文吧幾乎都在文字上擺手弄姿,令人難以忍受。幾經篩選發現只有簡書更合適,而且這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創舉,比如極簡潔的設計、可以撤銷自己的賬號、可以看到按時間順序和熱度排列的文字等等。除了這些浮在表面上的之外還有一個更加吸引我的原因:簡書更突出文字本身的立場。
這種模式的簡介在簡書上是這樣的:
簡書自一開始就沒有突出社交性,因為作者在簡書上面花時間去維持和進行各種「社交」并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仍是希望作者在簡書上面進行創作,而讀者也是真正在簡書上面進行閱讀。并且社交性會影響優質內容的曝光度,一個很常見的例子,一個老用戶、社區積極分子、有名氣、懂營銷,他有10萬粉絲,而一個新用戶只有10個粉絲,那么他們都發布一篇新文章,兩篇文章的曝光度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但是這個新用戶的文章質量卻比這個老用戶高,這個時候,一篇好文章就被埋沒了。
原本看到這個介紹我覺得我終于找到了合乎自己想法的平臺,但現實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自己的簡介上加上了自己的微信號碼、微博賬號以及所有可以宣傳自己的方式。更有甚者寫一篇文字創建上百個賬號自賣自夸(鏈接)!其實于我本身而言,我所期待的自然也是能夠有更多的人可以認可自己的文字,認可自己的思想,但我實在是不愿意把精力花費在打理自己的個人賬號上來,或者說完全不恥這么做,因為我更關心真正文字上的東西,有宣傳的賬號很大程度上我都很排斥,甚至這會影響我對這些賬號所發表文字的評價。
可能對于現階段的簡書而言我說的嚴重了,目前就我所看過的文章中還沒有人厚顏無恥的在底下留言說什么祝你未來一帆風順、愿我們可以在文字的感召下成為朋友之類的腦殘級宣傳問候,但是如果簡書不想辦法應對,在未來這應該屬于必然。
最后忠告愛宣傳的人
前些天老爸發了條短信給我,內容是卡內基的一些成功學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成功15%源自自身的能力,剩下的是靠交際能力和交際圈子。我對此等人相當不恥,只是無奈自身著實學識很淺,也沒臉回應老爸……
說這件事情的意義在于估計很多愿意宣傳自己的人都是抱有這種想法的吧,倒是很社會化,但我想要說的是,文字關乎自身,是你的精神和樂趣所在,請不要把文字外的成功當做目標,就像最近很火的柳忠秧。在此也奉勸那些唯嫌自我介紹寫得少的人,除文字本身之外,請不要把社會中自吹自賣的方式過多的帶到這里,這里的人不需要知道你有什么社會身份,也不會因為你打上某某協會的標簽就對你刮目相看,請自重。
對簡書的期待
我所期待的簡書,可以看到更高水準的文字,可以看到更有境界的思想結晶,可以找到有共同興趣的圈子,除此之外無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