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主題閱讀法:根據主題查閱資料,可以只讀某一本書的某一章節,從一處資料眺到另一處資料。從而知道。不同的人對同一主題是如何講解的。
002
認知失調與自我辯護。在聽別人的道理之前,如果我們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心理傾向,即便別人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我們也總能找到為自己辯護的接口。
003
學習一個小領域的時候,以“最終能夠寫出一篇漂亮的分享稿”為目標。這樣有助于在閱讀和實踐的時候能有意無意地梳理知識結構、本質和重點。經過整理后的知識理解會更深刻,更不易忘記。
004
一個事情的結果有外因和內因外因素,我們無法改變的,而內因卻是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變的。
005
不好的結果,不要給自己找一大堆唧唧歪歪的理由,這只能說明你的無能,也等于否認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主觀能動性。凡事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006
遇到問題尋找捷徑,只是小聰明。
困難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難。
007
如何打造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擁有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比如專業領域技能、跨領域技能、學習能力、性格要素等。
008
情緒對照:在經歷失敗之后,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時會覺得更理直氣壯。比如失戀之后,放縱自己就會覺得是很正確的。
009
養成習慣的好辦法:把自己認為正確的習慣寫下來,并常常拿出來翻看。
010
我們從外界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富含歧義的,但我們總能找出最靠譜的解釋。這得益于平時的生活積累,但這些經驗同時也是雙刃劍,會造成我們常說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