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九月要上初三了。這個暑假有點小忙。剛結束十二天的化學課,到下個月初,還要去補半個月的數理。沒辦法,誰讓他的數理一直忽上忽下。至于化學,是班主任提議的。有時候我一百句話抵不上老師一句話。不愛補課的孩子屁顛屁顛地去化學老師家上課了。費用咱先不提,從內心講真,不僅僅是孩子,我們做家長的,也是沒辦法才送孩子去補課的。別人都在補,老師又時時耳提面命,這個暑假究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大環境如此,既然不能改變,就只能適應。
當初兒子小升初時,我的頂頭上司,一位在教育系統混跡多年的主任,曾笑著對我說,我知道你是很有素質教育思想的,但進了初中,不抓就是不行,必須天天揪著耳朵死啃。我無言以對,內心一聲嘆息。
一語成讖。
這個期末考試,兒子從當初的第三名一下子跌落十幾名。問題就出在數理上。補課的功效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只是這個暑假如果依然渾渾噩噩,內心總覺得不踏實。浪費時間畢竟是可恥的。努力過了,聽天由命也不會后悔。
不由想起上中學后第一次家長會。去之前,就有朋友給我打預防針。說家長會是非常讓人難受的。有時候老師還會點名批評某個學生,直截了當地說哪兒哪兒不好,家長就會把頭深深地低下去。我心里不屑一顧。至于嘛?這世上有人考第一,就必然有人考倒數第一。老師說的話,你樂意聽你就聽聽,不樂意聽,權當耳旁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罷了。任何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有什么好垂頭喪氣的。整個家長會我懨懨地聽著,心想著自己要不要主動舉手,上臺也說上那么幾句。如果我說,我真的并不在乎成績排名,我只在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希望他活得輕松陽光就好。如果我還說,你們一個個糾結于成績與教育方法,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送進清華的模樣,實在很癡,我會不會被轟下臺呢?這樣語出驚人的熊家長,看來以后是不想混了。
事實證明我的天真。假如我真的那樣說了,我確實就是不想混了。
家長會參加了若干,只有一個體驗,那就是所有的素質教育都是表象,所有的關于教育的名言都是空話,只有分數才是硬道理。你成績好,自然就是老師心尖上的小鮮肉,連家長也跟著沾光。若成績平平,又無特殊背景,那么你注定是一只平凡狗。如同足球隊里的替補,雖然每次比賽都帶著你,但你永遠只能坐在冷板凳上。
仔細分析,現在的家長,約摸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盡心盡責型。老師說必須每天陪讀簽字,那就一絲不茍地執行。而且還必須每天簽五六十個字,可謂搜腸刮肚絞盡腦汁。老師說家長必須幫忙整理錯題,那就每晚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再難畫的拋物線也必須畫得完美無缺。即便做到這個程度,孩子也不一定領情。第二種是財大氣粗型。這種家長非富即貴。哪怕孩子成績平平,老師也不會過分指責。這些家庭的孩子未來的路早已被提前規劃鋪展,學習不過是一種過場,湊湊熱鬧而已。第三種是稀里糊涂型。今天心血來潮檢查一下作業,明天工作繁忙不管不問。這種家長是開會時經常被點名的對象,可即使挨了批,也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也許會盡責一陣,但之后依然如故。
我自認是第一種。但這恰恰也是我的不幸。
誰能了解,每天晚上的陪讀,面對一個情緒化的青春期孩子,一個被題山題海壓得喘不過氣的孩子,我究竟有多累心。想想江蘇的孩子,學習確實苦。其實家長也一點不輕松。孩子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沒有任何捷徑。而我只能眼睜睜地跟著配合適應,完全沒有還手的余地與空間。有一回我真真是情緒低落,簽字簽到煩得不行,小手一揮,在專門配備的簽字本上寫了一首詩:
拿什么愛你/小山似的作業/請用你全部的專注/以及剛剛好消磨完的耐性
拿什么愛你/繁星般的青春/請用你滿懷的熱忱/以及恰恰好閃耀著的活潑
拿什么愛你/水一樣的流年/請用你寬闊的胸懷/以及正正好明艷著的光陰
第二天晚上一翻簽字本,果然如意料中一樣,這首詩我沒寫一個月,老師照樣寫個“閱”。
作為一名現代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到孩子滿意,學校滿意,我自己也滿意?這是我近兩年來一直困惑無解的問題。我不停摸索,不停實踐,不斷摔跤,又不斷爬起。
我歷來主張寬松教育,但上了中學后,這樣的寬松教育在現實面前簡直就像塵埃一樣不堪一擊,風一吹,便不知散到哪里去了。我內心的壓力一點不比孩子少。不知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才能優秀得長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模樣。這是個奇怪的世界。家校通原本是為了方便家校溝通,但其實這是個單向被動的平臺。我們只能接收,不能回復。只能無條件服從,不能有任何異議。要求家長陪讀,卻又時刻提倡自主獨立學習。要求家長簽字,家庭作業的質量還必須由家長承擔。要求學生作業又快又好,但孩子們畢竟是有差距的。他們回家后要吃飯洗澡,想個證明題有時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更多。可知孩子在遇到攔路虎的時候,家長的心里有多焦灼,面上還不能表露半分。孩子考得好,自然應該表揚,但要注意分寸,戒驕戒躁。孩子若考砸了,也只能鼓勵為主,再多的失落苦楚自己悄悄消化。有些家長喜歡說,我們小時候怎么怎么樣。時代不一樣了,根本沒有可比性。確實,我們小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簽字更沒有重得像石頭一樣的書包,但該成才的依然成才,不入流的依然不入流。現在的學校對家長要求甚多。你哪怕做得再完美,家長會的時候也依然會被更優秀的家長比下去,這時你會發現你的短板與不足竟然如此之多,內心惶恐不安,只覺罪大惡極。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待放的花蕾,只是花期有長有短。可現在他們被固定在一個相同的模式內,接受高強度的教育,思維被限制,個性被磨平。我所能做的,只是對他伸到框框外的小枝丫小觸角盡量視而不見。我只想生活簡單輕松,讓孩子也擁有自主愉悅的學習環境,卻終究只是紙上談兵。我三天兩頭接到校外學習機構的電話,還有不斷邀請你參加心理輔導講座的,還包括必須在某個平臺上做一些關于安全教育的題目。所謂家長的職責,我曾經覺得明確化,如今卻已越來越覺得邊緣化與模糊化。
某夜我夢見自己生了個二胎。告訴閨蜜卻被其好一陣嘲笑。想想也是。一個孩子已經焦頭爛額,再生一個,腦子壞了吧!閨蜜已經白了我一眼,我都恨不得再白自己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