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書,質量都可以信賴。我拿到就看,看了之后就相信。
現在我知道,我作為一名教育者,作為一名學生家長,我對教育的感受,理性的也好,感性的也好,聽見的,看到的,雖然只言片語,零星碎片,但都是真實的,來自現場最有說服力和生命力的,真憑實據。
這是一本良心之作。
熊教授關注的范圍是幼兒園到博師教育,點評的內容從政府行為到學生內心。
我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本書的主要內容:教育模式還是二戰前模式,已遠遠不適應實際狀況,教育不公平,學生不快樂,老師沒有了理想,差生越來越多,教改?只是一場又一場笑話,大學的改革其實緊盯著錢,現在擴招萎縮了,很多質量低劣的學院開始萎縮,因為低水平的學生已經拒絕職業學院,更優秀的學生、更有條件的學生,開始一場國際出走。
用腳投的票,最有分量。
熊教授認為他的文章是對教育的挑戰,他太謹慎了。教育已千瘡百孔,從基礎教育到高校教育,老師和學生,都在教育的沼澤里苦苦掙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孩子們在無窮無盡的作業里,在無休無止的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雙重迫害中,茍延殘喘。
老師們奔突在成績、論文、課題、職稱的槍林彈雨中,還不得不在課堂上忍氣吞聲、受盡屈辱,只求千萬別處什么亂子,傳到督學的耳朵里,對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響。
教育如此,讓人一想到未來,不禁黯然神傷。
熊教授把目光和方法引導到日本、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
方法固然好矣,只是有沒有橘生淮南和淮北的問題。一定有。
我們的出路在哪里?
教育是干什么用的?熊教授說:教育的本質是讓生活更加美好一點。這真讓我有點醍醐灌頂之感。原來我們整天忙忙活活,就是為了更好一點。
有多少人,走著走著,忘了自己的方向和愿望。
所以我作為家長,如何去做?就是家長不包辦,鍛煉孩子的意志力,讓她在困難、挫折、壓力、可怕的班主任、滿腹牢騷的任課老師面前,還可以保持自己的一份定力,保留自己的一份熱情。
假如有可能,我鼓勵她出國。
作為老師,我只能悲天憫人地去關心每一個差生,讓他們感受到我的誠意,我的用心。假如在此之外,他們還肯賞光去學習,主動學習一點知識,那真是令人不勝驚喜的事情。
教育太累了,教育荒蕪了,我們還是不能放棄教育,一邊批判它,一邊努力成長,好有足夠的能量去改造它。
這是一個還有良知的教育者,可以做到的事情。
挑戰教育——讀熊丙奇《教育的挑戰》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6年讀的第一本書是參加北京的精品課程時老師贈送的東尼·博贊先生的《思維導圖》,是以前《思維導圖寶典》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