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里有人曬自己與媽媽的合照,有人曬自己對媽媽的感謝,也有媽媽曬自己與小寶貝的愉快時光……而漂泊異鄉的我也開始回憶起母親。
母親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是家里的老大。在上一年級的時候不幸外公過世,于是一個9歲的女孩擔起了部分家庭重擔,負責照顧兩個弟弟妹妹,家庭的體力活全部壓在了外婆身上。每天只能幫忙做家務的母親看著同村小伙伴們每天都能背著書包上學,心里無限的羨慕。就這樣兩年過去了,家里來了一個男人,原以為可以重新背著書包去上學的母親,不得不再次面對殘酷的現實,外婆又生了一個孩子……這個11歲的女孩沒有選擇,只能留在家里幫忙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外婆兩三年就生一個孩子,總共生了7個,而女孩每天就是做家務活和照顧弟弟妹妹們。在20歲那年,通過媒人的介紹,嫁到了遙遠的另一個村莊。
媽媽嫁給爸爸之后,才發現爺爺身體不好,所有的農活都是爸爸干,而奶奶由于間歇性的精神不正常,根本無法幫忙干活。媽媽總共生了5個孩子,全部都是自己親手接生,而我也是媽媽自己親手接生的,那年是1988年,都已經改革開放好多年了。
由于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三姐生下來還未滿月的時候就被爺爺送人了,送走不久后,二姐因為得了天花而病逝。三年后爺爺也過世了,幾個月后,媽媽生下了哥哥。又過了三年生下了我。
母親一輩子深受不讀書的苦,因為不會講普通話,即使當時改革開放了,卻無法讓她邁出第一步走向城市。這一點束縛了她一輩子。所以母親曾說:只要你們能考得上我都盡力賺錢供你們上學,即使砸鍋賣鐵也會供你們去上學。
從小到大,我看著城市不斷的發展,社會財富不斷的積累,而自己也一步步的越走越遠。小時候能有一毛錢就已經非常開心了,那時候母親每天起早貪黑在地里干活,早晨早早的就把蔬菜拿到早市上賣,每天也就賣個幾塊錢,最多十幾塊錢。而現在61歲的她,還要每天起早去排隊等工,運氣好等到的話當天能掙100塊,等不到的話就只好回家第二天接著早早的去等。
由于不會說普通話,不會看字,母親錯失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也錯失了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紅利。她賺到的錢只能放在銀行里,而這些利息還不夠通貨膨脹。她的思維、眼界也受到了局限,因為不識字她不敢邁向城市第一步。
母親一輩子勤勞、節儉,但是因為不識字,讓她被時代遠遠的拋下。不要再相信那些知識無用論,只要你足夠勇敢,知識可以帶你走向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