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這世上最長情的告白,若是你我不得不分離,那么就把我的心交給你帶走。
“當你最后凝視我的那一刻,我已經把心交給你帶走?!?/b>
《銀王婚書》中并沒有情侶間的細語呢喃,總有淡淡的哀傷在兩個時空中延展彌漫,這便是該劇獨特的風格。
兩對。一對現代,一對古代。現代叫沈前鳴,單凝。古代叫亥邑,淄睢。
亥邑和淄睢竹馬竹馬長大。亥邑身為定侯,而淄睢是王。后來淄睢為了政治娶鄰國公主和親。亥邑無法見到自己心愛的人娶別人,而要求成為淄睢的銀王婚書。銀王婚書在當地是一種王威的象征,就是把王的娶親過程用刀刻在人身上,撒上銀粉。
一般王的婚書都是死人,而淄睢的是活人。亥邑自愿成為淄睢的婚書。被身上刻字,撒上銀粉,血滲入銀粉,銀粉氧化板結,其實就和千刀萬剮沒啥區別了。
王是要最終蓋印,可能就是最后這蓋印就是最后的死。亥邑說直到最后這一刻,你都是我的。淄睢說:亥邑,你知道嗎?當你最后看我的那一刻,我的心已經被你帶走。而后亥邑身死。淄睢為國為民盡心盡力,最后死。死前,淄睢讓打造銀匣子,死后把心挖出來,放在銀匣子里,但是銀匣子放在淄睢身邊.
沈前鳴和單凝也有著和“銀王婚書”同樣的痛苦,因為即使是標榜著開明的現代社會,對于同性之間的感情還是和兩千年前一樣,沒辦法完全接受。因為家人,因為朋友,因為整個社會里有太多我們不愿意去傷害的人,他們只能將心中的情意藏于心底。
廣播劇《銀王婚書》劇本布局巧妙,節奏動人,故事情節簡潔凝練,詳細描述了銀王婚書的緣由以突出亥邑和淄睢凄美的愛戀,故事有聲化后僅僅通過聲音便讓我眼前勾勒出了具體的畫面。該劇將古今兩場愛戀通過考古發掘聯接在一起,角度和取材別具一格。后期對CV的干音處理自然流暢,聽著就覺得場景真是有感覺。薄荷的聲音平穩威嚴,結尾ED旋律和填詞也包含了歷史滄桑之感,完美地烘托了故事情節和詮釋了故事內涵,實為佳作。
宣傳海報畫面上一把劍斜插在沙漠中,背景用駱駝和現代建筑烘托表現古今時空交錯的意境。個人認為海報過于簡練,若是將亥邑和淄睢最后一眼表現出來就更充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