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獨立》新手媽媽的教養指南
我的寶貝目前兩歲十個月,在做媽媽的這兩年多以來,我遇到很多問題,但是都得不到答案。例如,每天早上上班孩子大哭,孩子鬧脾氣讓我非常尷尬,孩子晚睡使我精疲力盡……在這本書中我都得到了解決的辦法。所以,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就是《從出生到獨立》
一、高質量的陪伴是培養嬰幼兒安全感的關鍵
孩子缺乏安全感,會表現為粘人,不敢于探索,也有的表現為不敢與表達自己的清楚,而是迎合照顧者的情緒。我們雖然知道孩子缺乏安全感有諸多不利,但是由于現在社會,大家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傾向于工作。作為新手媽媽,最開始手忙腳亂,陷入抑郁,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要求自己兼顧事業與家庭,但是發現無法兼顧時,對孩子產生了愧疚的心里。
書里給出了高質量陪伴的建議:一照顧者的在場與穩定;二了解幼兒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三恰當地回應嬰幼兒孩子的需求四增強照顧者自身的安全感
二、工作忙,怎樣讓孩子獲得高質量陪伴
作者指出照顧者在場與穩定,包括物理在場,情感在場和系統在場。我們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無法做到物理在場,也就是人在,但是可以做到情感在場和系統在場。情感在場,是指不管孩子表現什么情緒,照顧者都能接納和回應,也就是心在。系統在場是指,求助其他家人或者朋友,使家庭的支持系統在場。
例如,我的朋友的丈夫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但是他會在每天晚餐時間與孩子通過視頻交流半個小時。通過固定的交流時間以及情感在場,和孩子互動彌補不能時時在場陪伴的不足。
去年,我也曾咨詢過一個工作比我還忙的媽媽,怎樣照顧孩子的問題。當時我也局限的認為,陪伴時間少會影響親子關系。她當時就指出,陪伴在于質量不在于時間的觀點。即使很多媽媽全天候的陪伴,但是總是在刷手機,不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也做不到高質量的陪伴。
三、孩子鬧情緒怎么辦
有一次我陪兒子在樓下玩,見到過一個小男孩因為要媽媽買糖果,媽媽不同意,孩子就在超市門口打滾鬧情緒,媽媽非常無奈尷尬,直接對孩子大打出手。在我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怎么處理是好。孩子什么道理都聽不進去,就是一味的發火哭鬧。
作者說,孩子鬧情緒是因為孩子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或者沒有辦法理智的分析當下的情緒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妥當的做法是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方式對應。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情緒要穩定,且避免說教。
孩子鬧情緒,并不是不聽話或者和家長對著干,而是他們自己不知道怎樣控制情緒。只要他們能通過父母的話語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就會舒服一點。我們知道孩子鬧情緒的原因后,在面對此類事情時,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清楚,其實要指出孩子當下的情緒“你是不是想吃糖果,媽媽不買,你生氣了”“你是不是感覺失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他目前的感受叫做“生氣”“失望”。“媽媽理解你的心情”表示認同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安全感。等孩子情緒平靜些后,再和孩子講道理。
四、家長的自我照顧
當了媽媽之后,24小時都要圍繞孩子的情緒和瑣事轉,很多次會感覺到身心俱疲,不良的情緒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家長怎樣進行自我調節,減少自身的負面情緒?作者推薦了正念的方法。感受身體的感受,心理的感受和想法,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簡單的就是認真吃一頓飯,通過感受食物的味道,清空大腦,感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