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一篇,講講零基礎如何找到產品工作(實習機會)?
其實,關于如何找到XXX工作?這不是個元問題,可以繼續拆分成如下7個子問題:
我適合進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
如何挑選一個靠譜的創業公司?
什么樣的簡歷才能提高面試機會?
接到面試電話后,該準備什么?
面試遇到不會的問題,該如何思考?
從失敗的面試里學到了哪些?
如何衡量一份offer是否值得拿?
首先,我沒有進過BAT這樣的大公司,雖投過網易和阿里的崗位,聊的也不甚愉快。我5年的互聯網職業經歷里,最大的公司不過500人。所以我沒法教你怎么判斷自己是適合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
但是,作為過來人,我個人建議是:如果有機會,新人還是盡可能進大公司,時間不用太久,3~5年也行,哪怕鍍鍍金。規范的流程,合理的架構,平臺化的視野,優秀的同事以及履歷大加分,這是大多數創業公司給不了的。
我暫時進不了大公司,所以我只能適合創業型公司(小公司)。那繼續第2個小問題:如何選一個靠譜的創業型公司?
第一:看背景
互聯網公司無非3種,要么拿天使風投的,要么有傳統大金主的,要么純草根創業。理論上三者優先級是1>3>=2。對于拿風投的互聯網公司,其實很簡單,有人已經幫你做了深度調研,就是那些知名的風投機構。自己上網搜搜,那哪些風投經典案例多,它投了哪些很早期的項目,對比自己水平階段,從天使輪到準備上市,很快就能篩選出目標公司。<找不到這些數據的,請自覺打賞2元,拒絕伸手黨>
第二:看創始人<團隊>
這一條基本針對第3種,即純自有資金的草根創業者。第1種能拿到風投的,團隊不會太差。背后有傳統金主的,你也找不到創始團隊。創始人一看履歷背景,二看行業風評。市場大牛>技術專家>知名運營>資深產品,傳統銷售出身的創始人要千萬慎重。BAT總監以上最佳,其次是網易,然后是各種C輪以上的核心成員,最后才是各大公司普通員工。關于行業風評,搜索引擎是個好工具,這里不贅述。
第三:看產品(行業)
這個其實是最次要的,如果你是新人,又只是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的話。因為你的行業閱歷和個人水平遠遠判斷不了哪個行業最有前途(錢途)。這里說一條參考,千萬不要追所謂的風口,尤其是風口上的創業公司,九死一生。看看當年的團購,后來的打車,接下去的金融和現在的共享單車。相信我,你絕對不是那個可以活到最后贏家!
長文不利于閱讀,先去吃夜宵,后面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