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寫一篇《幼園堂記》,其中有“緣緣不斷”語,因而聯想到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
? ? ? 緣緣堂是子愷先生的住家,并非只是書房的名字。雖是堂號稱謂,也都并不相同,如還有家族的堂號,像楊姓的四知堂和趙姓的半部堂等。據子愷先生的散文《告慰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回憶,緣緣堂一名乃是紙團抓鬮而來,因抓了兩次都是“緣”字,遂得,最早乃是弘一法師題寫匾名。緣緣堂先后移駐在嘉興、上海等地,最終建在豐子愷的故鄉桐鄉石門灣,有高樓三楹,可惜在1937年毀于戰火,讓子愷先生耿耿于懷。先生有《緣緣堂隨筆》一書,并有多篇回憶緣緣堂的文章。
? ? ? 說起這緣緣二字,我和子愷先生也算有緣,因為今日偶作緣緣之語,卻又值子愷先生的誕辰。我又想起去年今天,我也曾曬過讀先生文章的圖片,但那也只是曬曬,因為我超級雖然喜歡子愷的文章書畫,也常以翻閱為樂事,然而畢竟了解不多。照我看來,不管是謂童趣還是佛心之類,子愷先生的畫作,要遠遠勝于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也樸素,畫作也樸素,然而文章并非出眾,而他的漫畫實在卻可以說是洞悉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