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呂
盛夏,天氣炎熱,我想沒人愿意暴露在烈日的午后。所以大街上空蕩蕩,只有我和我的粉紅遮陽傘走在回家的路上。
為了快些到家,我走了近道,需穿過車站小區的那條街。
于是,轉角遇見滿樹綠葉紅花散布在街道兩側。此刻,這一路盛夏的合歡花是我獨處的風景,我覺的它們的開放像是在等待我的來臨……
一陣清風吹過,那粉紅色的小絨花像一個個小降落傘似的從樹上飄飛下來。我蹲下身,拾起那抹粉紅。突然想起《甄嬛傳》里的熹貴妃對果郡王說的那句:“桐花臺冷寂多年,只有夕顏依舊繁盛 。”
當時不知“夕顏”為何物,當看到花朵的片段才想起這花我見過,老家的河邊上就有一棵。每年花開時幽幽散發著淡淡的香氣,緋紅的花朵如靦腆少女羞出的紅暈。我從不知它的姓名,總覺得它像孔雀,心理便默認它叫孔雀花了,也許是花朵盛開時的形狀像極了孔雀開屏的模樣。
后來因為看到《甄嬛傳》里“夕顏”的稱呼,在網上查后才知道此樹叫合歡樹,花就叫合歡花了。此樹還有一段愛情的凄美故事:
這合歡樹最早叫苦情樹,也不開花。相傳,有個秀才寒窗苦讀十年,準備進京趕考。臨行時,妻子粉扇指著窗前的那棵苦情樹對他說:“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亂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應諾而去,卻從此杳無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絲變白發,也沒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盡頭即將到來的時候,粉扇拖著病弱的身體,掙扎著來到那株印證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樹前,用生命發下重誓:“如果丈夫變心,從今往后,讓這苦情開花,夫為葉,我為花,花不老,葉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歡合!”說罷,氣絕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樹果真都開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掛滿了枝頭,還帶著一股淡淡地香氣,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從那時開始,所有的葉子居然也是隨著花開花謝來晨展暮合。人們為了紀念粉扇的癡情,也就把苦情樹改名為合歡樹了。
這么凄美的故事卻配上這么歡樂的名字,所以當人們不知這花背后的故事,“合歡”二字看似幸福卻是承載了人們多少的希望。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它們都是成雙成對的挨在一起綻放,那一刻是對彼此的思念,因為此花朝開暮合。
就這樣我獨自漫步在合歡花的樹下,渾身被染上了它的清香,仿佛我也是它們其中那一朵……
合歡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滿樹的花朵恍如串串風鈴,風一吹,顆顆飽滿的花朵都搖曳起來,訴說著誰對誰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