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視連續劇《人世間》央視綜合頻道熱播,好評不斷,贊譽連連。我卻發現其中有幾處小疑惑,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不問不快,特向編導及廣大電視觀眾請教:
一、周蓉也算下鄉知青嗎?
周家共有三個子女——大兒子周秉義、女兒周蓉、小兒子周秉昆。按當時政策,每家只允許留一個子女在父母身邊。周秉義無疑問是要做知青的,剩下一個知青人選,只能在周蓉和周秉昆之間產生。兩個人都想去,周蓉的理由是秉坤歲數小,秉坤的理由是姐姐周蓉是個女的。
結果,周蓉去了。然而,周蓉算知青嗎?
據我所知,當時知青共分三種:
一種是兵團知青,如劇中的周秉昆,再比如小說《人世間》的作者梁曉聲。此種知青是準軍事編制,每月掙工資,工作和生活條件比較好,但審查標準也比較高,周家是工人家庭,周父又是老黨員,秉義當然沒問題,郝冬梅父母都是“走資派”,當然沒去成;
一種是插隊知青,如劇中的郝冬梅。此種知青到農村生產隊參加集體勞動,掙工分,分糧食,平時吃住都要在農村,只允許節、假日探家,特殊情況回家要請假。住房由生產隊安排,或是分散住在社員家中,或是住在住在專門的知青點,工作和生活條件要差一些;
一種是回鄉知青,一般是指農村出生的城鎮學校畢業生回到故鄉去,戶口落到出生地,與一般社員一樣,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掙工分,分糧食。周蓉是不應算回鄉知青,因為她的出生地是光字片,并非是農村。硬要讓周蓉往那硬貼的話,也實在牽強附會。其實據我看,周蓉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地投奔貴州大山馮化成處,當屬私奔,連親屬投靠都算不上,因為當時周蓉尚未成年,與馮化成并未領證,還沒有結成夫妻關系。周蓉的身份應當是盲流。
二、病房、監獄里允許抽煙嗎?
周志剛與孫子周聰下棋,引發腦溢血。送醫院搶救,生命垂危,醫生都對秉坤囑咐說:“準備后事吧”。周志剛想吸煙,走廊里曹德寶、肖國慶、龔維則等人紛紛掏出煙來。秉坤從龔維則手里拿過煙,點著火,插在周志剛的嘴里,周志剛大口大口地吸著,一旁的醫生并未干預。
如果說,周秉昆給周志剛吸煙,是出于孝道,滿足父親最后的要求;曹、肖、龔等人是出于關愛鄰里、尊重老人。那么,醫生允許病人尤其是腦溢血病人在病房吸煙,那就是不可理喻的了。雖然,當時《控煙條例》并未頒布,但病房里不允許病人吸煙,也應該算常識,是病人及其家屬應該遵守的基本的規矩底線。
曹德寶等人過年時拜望曲書記、馬守常,說起周秉昆在監獄里的情況,于虹說秉坤不見哥哥姐姐,也不見鄭娟,還抽起了煙。于是,曲書記去看望秉坤,其實目的是規勸秉坤與大哥、姐姐、妻子修復關系,并勸秉坤戒煙。在監獄,秉坤當著曲書記的面,掏出煙,拿出火柴,點著火,抽起煙來,曲書記一番規勸…
監獄里雖然允許犯人抽煙,但那是受一定限制的,只允許在生活區或是勞動的間歇時間抽,不是想抽就可以抽,點火工具是特制的,安裝在固定地點。像電視劇表現的那樣,秉坤隨身攜帶火柴,點煙隨意抽起來,是監獄里的生活規范所不允許的。
三、監獄里犯人會見家屬、親友是兩樣待遇嗎?
電視劇中,有幾場秉坤會見家屬家屬、親友的戲,我們看到的是兩樣待遇:
一種是普通百姓會見,安排的是大會見室,犯人與家屬、親友隔著護欄、玻璃,用電話和家屬、親友交談。如和鄭娟、肖國慶吳倩夫婦、李雙華等人,都是這種會見方式。即使鄭娟會見過多次,也算是監獄管理方的“老熟人”,也未享受特殊待遇。
一種是有身份的人會見,安排一個小的房間,犯人坐在椅子上,隔著一張桌子,與家屬、親友交談。周秉義、周蓉、曲書記都能享受這種待遇,因為周秉義是市長,周蓉是大學教授(也許在獄方眼里,周蓉也算不上有身份,她只是沾了大哥周秉義的光),曲書記是政法口離休老干部,丈夫馬守常是開國少將。
也許電視劇的表現符合實情。但筆者認為,即使如此,也是不妥當的,因為這一方面表現了監獄的勢利眼,沒有貫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則;另一方面,也容易助長犯人的特權思想,不利于他的改造。
四、領導干部被留置(雙規),監護人員都是這么不負責任嗎?
因為有人舉報在哈陽市商貿城建設中,周秉義與開發商政商關系不清,作為市長的周秉義,連同其秘書小宋,被“請”到了省賓館,其實是被“雙規”了,有一段時間叫“兩指”,現在叫“留置”。
在這個情節中,有諸多的不合理:
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參與監護,并且向周秉昆透露案情。
省委組織部部長與周秉昆談話,宣布他的清白。
其實,這兩種工作都應該是由紀委監委人員進行并完成的,向監管對象透露案情,更是性質嚴重的違紀行為,是決不允許的的!
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宋秘書跨窗跳樓,也不可想象。因為實際情況是,監管人員24小時貼身監管,防犯被監管人串供、內外情況通報、自殺、他殺等非常情況的各項措施,是非常嚴密的。
這就是我看電視劇《人世間》,產生的4個小疑惑,也可以說是該劇的4個小bug。當然,即使有這4個小,也無損這部電視劇的高品質,我對這部電視劇的主創及全體演職人員,還是非常感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