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我第一次走進萬法通的課堂,參加律師財稅特訓營,那個時候的我連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都分不清楚。2017年11月,我參加了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并且一次性通過了全部五門考試。
這是我的成績單,接下來就借著這張成績單介紹一下稅務師考試。稅務師考試一共是五門,分別是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涉稅服務實務和財務與會計。每門考試滿分是140分,單門考過84分就算通過。與司法考試要求當年一次性通過考試不同的是,稅務師考試允許單科報名,五年內通過即可。考試采用機考的方式,稅法一、稅法二、法律和會計都是客觀題,有單選多選和不定項選擇;實務考試客觀題占30%左右,其余均為主觀題,需要輸入計算步驟或者寫出會計分錄,給出具體操作建議等。
稅法一和稅法二包含了目前我國現行的各個稅種的基礎知識,包括征稅范圍、稅目、稅率、征收管理及減免稅優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涉稅服務實務是在稅一稅二的基礎上增加了實務操作內容,包括納稅申報表的填寫、涉稅鑒定、非鑒定服務、納稅籌劃等具體操作知識,對于我們沒有實務經驗的人來說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包括行政、民事、刑事三個方面的內容,既有實體法又有程序法,其中行政和刑事均涉及與稅務有關的例如稅務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和14個涉及危害稅收征管的罪名的犯罪構成等,相當于把司考內容又復習了一遍。對于法律專業出身的考生來說,最難的一門應該是財務與會計,財務成本管理涉及大量的公式,不夸張的說有上百個,完全靠記憶,不過這部分只占30%的分數,重點和難點在于會計,剛開始學習時會計科目、會計分錄這些對于我來說就像天書一樣,也是我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門,直到考試的前一天心里還是忐忑的,好在成績出來,過了。
另一個與司法考試不同的的地方是,稅務師考試結束后不會在網上公布考試題和答案,目前流傳出來的真題都是考生回憶的版本。而且近三年考試的題量和分值也是每次都在變化,并且沒有提前通知。以至于第一門考試出來后我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少答了兩道題,到了第二門我特意仔細看了一下確實是少了兩道計算題??梢哉f,這是一門很神秘的考試。從上圖可以看出,2017年比2016年少了兩道分值16分的計算題,少了兩道分值2分的多選題,提高了單選題的分值,每題1分變成了每題1.5分,對于我們這年的考生來說,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這五門考試是在11月的第二個周末的兩天之內考完,比司法考試還多了一門,每門考試時間150分鐘,所以強度還是很大的。第一天是稅法一、稅法二和法律,從早上9點考到晚上7點;第二天考會計和實務兩門,中午休息的時間稍微長一些。建議有車的朋友可以開車去考試,這樣中午還可以在車里休息一下。第一天的三門我復習的比較好,對自己比較有信心,加上題量減少了,所以答得很快,認真檢查了一遍后,有的還沒到交卷時間(考試開始后90分鐘內不允許交卷)。第二天的兩門考試對我來說難度大一些,基本都是到最后才交卷的。這里提醒大家,在考場上遇到其他人陸續提前交卷,自己還沒有答完時,千萬沉住氣不要影響自己的節奏和心情。
上面說了五門考試允許在五年之內考過,所以平時工作較忙的在職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備考計劃??梢砸荒昕純砷T,這樣三年就可以通過。如果哪門沒過,也可以有機會補考。雖然也可以一年考一門,但是建議不要把寶完全押在最后一年,自己壓力大不說,萬一出現什么突發狀況,之前的成績就作廢了。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學習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較強,也可以一次考五門,多下點功夫逼自己一下,每天少睡一個小時,說不定就過了,就算五科沒過也差不多能過四科、三科,這樣第二年就輕松多了。這五門考試除了法律與其他各科關聯不大外,其他四門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比如說,計算企業所得稅,首要先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所以就必須知道什么是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會計利潤等,這些是會計里面會學到的。而計算會計利潤還要知道哪些稅是跟經營有關的稅種,是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的,這又需要有稅法的知識。實務的考試首先是建立在稅一稅二的基礎上,有些需要寫出會計分錄的題目,所以還要有會計基礎才行。
上圖是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為2018年考生制定的學習計劃。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會計零基礎,那么建議現在就開始2018年的備考學習吧。我是報了中華會計網校的學習班跟著老師一起學習的,建議大家報個班,畢竟授課老師都是有著豐富的培訓經驗的,有些甚至是稅務師考試的判卷老師,會從評分者的角度教給大家一些答題技巧。而且培訓班的學習都是分階段的,有基礎班、提高班、習題班、沖刺班等等,節奏把控較好?,F在報名的話,可以先看2017年的視頻,爭取在4月末新的考試大綱出來前把要考的科目先捋順一遍。5月初,網校會根據新的大綱推出基礎班的課程,這一輪是非常細致的,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視頻很長,建議用1.2到1.5倍的速度看,也可以像我一樣緩存到手機或pad里利用上下班坐車或開車的時間聽,因為我是聽覺型人,聽別人講課對我來說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式。到了8月份,就可以有側重點的復習了。網校的基礎班和提高班的老師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講課風格不同,側重點也有不同,我覺得這樣很好可以相互彌補一下。十一小長假估計是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出去玩了,不過這正是在職考生功力提升最快的一段時間。這時可以開始做題了,可能剛開始你和我一樣,做不出一套完整的考試題,恭喜你,這不是什么壞事,只有這樣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只有這樣才能稍稍打擊一下你看老師講課視頻覺得自己哪里都會的爆棚自信心,總比你到了考場才發現原來聽得懂不等于能做對要好。不會的地方,再回去看課件翻講義,都弄懂了之后再做下一套,分數就會一次比一次高。
也許有人要問,作為一名律師有必要去考這個考試么?確實,沒有必要。國家稅務總局2017年13號公告發布了《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了律師可以和會計師、稅務師一樣,從事專業稅務顧問、稅收籌劃、涉稅鑒證、納稅情況審查這四項業務,說明只要有律師證就可以從事相關的涉稅工作。但是由于稅收法律服務的專業性極強,律師大多對這一領域涉及的業務活動、商業管理、財稅知識和稅收征納實務研究不多,導致專業“短板”,也制約了律師在這一領域的業務開拓。除了專業的涉稅法律服務之外,周圍的律師都逐漸地意識到律師的工作中涉稅業務無處不在,細到一個合同條款,大到一次交易模式的構建。如果律師不懂稅法,在草擬合同時往往會忽略稅收或者意識到也無法解決稅收的影響,加大了交易成本??墒菑闹袊髮W法學院的科目設置到司法考試的大綱,從來都沒有為稅法留有一席之地,很多人想學習財稅知識卻苦于無從下手。感謝萬法通給了律師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和財稅知識親密接觸,上過一次課的人都會大呼干貨滿滿受益匪淺。可是回去了之后卻還是沒法實際操作,不知從何處入手。作為秦老師的老鄉,那次課后有幸有了兩個小時在車站共同等車的親密接觸。記得當時我問她:我覺得這個方向很好,有什么方法可以進一步學習一下么?她推薦我去學一下稅務師考試的,可能當時并沒有預想到我會真的去報考,并且一次就通過了全部的考試。成績出來后我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她連說了幾遍:你真是太厲害了!其實考證不是目的,學習的過程才最重要,這是對整個財稅知識體系的擴充,也是對法律思維的一個擴張。元旦的時候在北京參加一個培訓,所有人提到法律的時候都用“法稅思維”替代了“法律思維”這個詞,可見法律人不懂稅將逐漸被趨勢所淘汰。
以上的這些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到那些有志于在這片藍海彎道超車的律師們,讓我們共同學習,把短板變成優勢,把軟肋變成鎧甲!再次感謝萬法通,感謝胡校長和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