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曝光出來的離婚數據更為驚人,其中,70%以上都是女性先提出離婚。
如今,對于女性來說,婚姻不再是人生歸宿的終結。
自我成長比婚姻更重要
徐靜蕾說:
“我不是不婚主義者,我是婚姻無所謂主義著。婚姻和幸福打包出售,這是一種拙劣的包裝,也是可笑的綁架。這張紙片什么也綁不住,更無法保證你生活在愛里。”
克里南伯格的《單身社會》一書中發現:
獨居生活有助于人們追尋對自身權利的掌握以及自我實現,可以使人們可以在適宜的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問過一個朋友:“為什么還不想結婚?”
她答:“我對我目前的狀態很滿意,可以健身,讀書,學習課程,自我精進,我怕結了婚后,就很難在做家務和自我成長之間平衡。我面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一個家。
歸根結底,家庭與自我之間的矛盾,是女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
她們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放棄自己。
她們知道,在婚姻中放棄自己,才是一個女人悲劇一生的開始。
任何時候,自我成長永遠比婚姻更重要。
成就自己比男人更靠譜
粉紅女郎里有一句情感寶典:“愛情是享受,婚姻是忍受。”
也許是片面的,但也不爭的引出一個事實是,結了婚若遇到不負責的男人,則可能變成忍受。
所以,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哀,保姆式妻子,當媽式擇偶,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真的字字戳心。
還有更可悲的守寡式婚姻:老公常年工作忙,一年四季見不到人,更別說關心家庭了。你問他,他還美曰其名說,我掙錢也是為了這個家。
以前,覺得,婚姻是兩個人柴米油鹽,恩恩愛愛的合唱曲,后來,才發現,是一個人在唱孤獨曲,還唱不到結尾。
更可怕的是,女性在婚姻里的付出,竟被視為理所應當。
其實,坦白講,女生不是不期待愛情,只是害怕婚姻的圍城將人生困住。
而女人們,最渴望的仍是,做自己。
因為,只有真正的成為自己,才能更好的實現人生。
自己賺錢,是女人最大的安全感
英劇《愛瑪》有一段對話,特別有感觸:
哈里特:“我很好奇,伍德豪斯小姐,你為什么不結婚呢?”伍德豪斯:“我何必改變現在的狀態呢,我衣食無憂,生活充實,我不相信在哈特菲爾德有哪位主婦能比我現在還過的幸福。”哈利德:“但當個老姑娘,像貝茨小姐那樣?”伍德豪斯:“那的確很可怕,但是不用擔心,我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姑娘。”“只有貧困潦倒的老姑娘,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任何時候,錢都是檢驗生活幸福不幸福的標準之一。
女人在家等待,無形之中,女性的剩余價值也被家庭生活隱秘的剝奪。
收入越來越低的同時,更得不到丈夫的尊重。
現在,新一屆女性意識到問題的所在,開始賺錢,開始獨立,才發現,原來,賺自己的錢,花自己的錢,到底有多爽!
所以,女人最應該明白的是,與其在婚姻里找幸福,不如將幸福攥在自己手中。
女人,做你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王牌。